这熊孩子,只对孙老二一个人熊呀。
次日,大都督周瑜回来了,经年的征伐,让俊俏的容颜沾染上一层刀剑冰霜,在满殿臣属不约而同的注目礼中,这位32岁的最高军事统帅,披着一身细碎的阳光,意气风发地踏入殿来。
周瑜是个细致的人,他详细地从兵力、战备、地理、后勤各个方面,一一地掰开、揉碎了,然后,灌输到众人耳中。
顾岳的目光从周瑜身上移到面前的案几上,想着一会是砍左角呢,还是砍右角呢。
无论砍哪个角,顾岳都感到肉疼,因为,它是黄花梨木做的,名贵着呢。
在张昭的担忧表达完,周瑜的阐述表达完,顾岳站了起来。
他抽出一直随身的碧水剑,稳稳举起,锋利的剑光一闪,案几一角应声而落。
“即刻起,再言降曹者,如同此案!”
周瑜率先跪下,张昭吃惊地看过来,顾岳目光凌厉地盯了回去,一眨不眨,张昭眼神闪了闪,也走了出来,扑通跪下。
顾岳把江东调兵虎符递给周瑜,把钱米粮草交给了张昭。
顾岳知道,接下来,这位威震江东的周朗,将会名扬天下。
他会用连环计,让曹操把战船相连,自缚手脚。
他会用双向间谍计,让蒋干为自己传递假情报。
他会用反间计,用曹操的手,拔除真正的水军对手蔡瑁、张允。
他会用苦肉计,配合黄盖,使计诈降。
最后,他会在这个严寒的冬天,烧起一把大火,让这条大江
热血沸腾!
东吴所有的名将尽皆参战,包括陆议。
北方所有将士的太阳,自认正统的大汉丞相曹操,在经历了差点灼瞎双眼的大火后,又有惊无险地闯过了一个又一个埋伏圈。
二十万鲜活的壮士男儿,只余身边灰头土脸的二十余骑。
所有的战船在大火中化为灰烬,所有的器械粮草在疲于奔命中丢了一路。
刘皇叔的士兵乐呵呵地拾了一路粮草辎重。
华容道上,涕泪交加,义气纵横的落魄英雄曹操,顺利地在关羽的忆恩情中通过隘口,回归北方。
顾岳站在江边,数九寒冬,吹来的风却带着点点灼热。
一叶小舟翩然离去,一个身影当风而立,羽扇轻摇,衣袂飘飘。
第20章 千古名相
曹操是个天生的领袖,在蛰伏几年后,亲率大军40万,再次饮马长江,讨伐江东。
但那个风华绝代的周朗已于三年前逝去,主公孙权挂甲亲征。
历史上的孙权屡战屡败,顾岳更是对战事无任何天赋。他能做得,便是一丝不苟地按剧本往前推进。
曹操眯起了细长的双眼,对岸那个身着淡金色铠甲的年轻人,江东大地的主公孙权。
似曾相识。
当初那两个少年正青春年少,自己也是风华正茂。
曹操摸了摸已经花白的胡须,又看了眼英姿勃勃的年轻人,拔出长剑,指向孙权。
顾岳扬了扬头,伸出手,轻蔑地朝曹操竖了个中指。
两岸战鼓齐鸣,杀声震天。
当初的小混混,现在的霸道将军,甘宁,率先出击,月黑风高夜,
孤胆铁骑,袭击敌营。
江东虎将也。
接下来的几年,曹孙在江北一带,互相攻伐,相持不下。
直到刘备在汉中坐大,曹刘之间,大战爆发。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当犹如一口千年老潭的司马懿来表达联孙抗刘的意愿后,因荆州事已与刘备龌龊多年的东吴,迅速暗地里与老对家曹操结成了临时联盟。
望着此时还是微末小臣的司马懿,顾岳心里五味杂阵,眼前这个看起来魁伟不凡,却偏要摆出一幅胆小老实的年轻人,也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的家族,有朝一日会成为
三国终结者。
陆议站在船头,身上披着一件月白色的披风,清和的江风吹起,风情万种地掀起他的衣角,吹散他的长发,他闭上眼睛,低下头,轻轻地吻上了披风的领角。
这是主公的披风,在那个温柔的清晨,被轻轻地披在了自己的身上。
几年来,主公数次亲征,自己也是一直外放,虽聚少离多,但他知道,他对他的情,比金坚,比水长。
陆议是来接替病重的现任大都督吕蒙的。
灯下,陆议给关羽写了一封信,充分发挥了他年少跑买卖时的处处逢迎,以一个十级迷弟的脑残语气,凶残万分地表达了一个呆书生对义薄云天的大英雄的万丈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