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与我何干_作者:燃水成冰(183)

  自然迫不及待的要将此事、排在了任何事前面。对这位主事的少院长,也是好感大增。

  另外杨枝也从来不是敝帚自珍之人。对方既然有心这样交换,必然也是对方吃亏的,虽然可以顺着对方的提议、都不计较的那么清楚也就过去了。

  但是能真正变成,长久的合作伙伴,自然也是极好的。

  沈以信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消息,也是很惊喜的。

  含笑与林父分别,才侧身对身后的陈先生说道:

  “看来陈叔可以抓紧点时间了,咱们先前的计划是全都推翻了。完全不需要停留那么长时间,这对咱们书院也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林家会格外加上,对他们开放了铅活字印刷。的的确确是一个很大的意外之喜。

  说起铅活字其实它主要的成本,都在铸铁模和具体的成分配比的方子上,现在林家可以成本价对他们出售成品的铅活字。

  无疑已经是预见的极为物美价廉,还十分便捷方便的印刷手段了。

  经常和书本打交道的人,哪个分辨不出其中的好处,何况林家逐流和朝廷也计划要发行的印天下,也无疑是非常好的样本。

  陈先生摸着稀疏又花白的胡须,无意识的竟揪下了几根,这才哆嗦了一下。

  但这会儿也顾不上心疼了,兴高采烈的笑道:

  “明霖你说的很是!也不要再等咱们在这里,先将书名录都整理出来了。明日就赶紧发信件!让院长早点也开始整理,早些交接,咱们也好早点开口!”

  当然,也没忘声讨他自己,幸好没有坏了大事。又说道:

  “固步自封果然只会让人原地踏步,走出去才能有进步!明霖你说的对,否则按照先前想着的、靠着自己过来读呀!抄呀!的,虽然一些珍本是一定需要换的,但并不需要咱们付出什么。谁能料到,这就换到了如今最难……”

  陈先生还在说,沈以信却只是笑而不语,一边继续前行了。陈先生也只是见不得,他们自家吃亏了,但最后也还是为了那么多莘莘学子同意了的。

  此刻能够双赢自然是更好的,他们要学的、也从来不是那些世家大族,把一切都把持在自家手中才好。

  说起来他们此行最初抱着的目的、也只是读书。

  毕竟图书馆这个模式,的确是头一回出现的、也没几天就积累了好大的名声。别说他们,只要是个读书人,就没有不想来见识一下的。

  但是,之前谁也没有想过,要也把他们沈氏上百年的积累也交出去。当然他们也没有打算,要把自家变成、更广博一些一样的图书馆。

  最多多往来几趟,学习下他们没有的,偶尔交换几本想要的,也算是让学子们多些见识也就行了。

  但要不怎么都说是、闻名不如见面呢!

  整个图书馆的状态和模式,是给了沈以信很大的冲击的。

  虽然也有人说是,林家也是要收铜板,很多书也不是无条件开放,又有多少书是陛下、名臣或哪个商贾等捐赠的。

  林家其实也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赞誉没少得,其实钱也没少挣的。

  只是他亲眼所见之后,也并不难察觉,林家人其实真是并没在运营和各种成本上太计较的。书籍真的是很娇贵、成本也很高的财产了,他们辛苦的收集维护,初心绝不是为了钱财。

  就算能有余利,也是因为民宿客栈之类的,也是后来为了远道而来的书生旅人们,慢慢修建补充的。

  也是因为这个,才终于不用继续掏钱投资了的。真论起来,上京无论土地还是人力物价,都是要高不少的。真为了钱财,他们做点什么不好,定要做这么个不知前程、不知后果的图书馆。

  而且,他同样也亲身体会,这里的每一本书并没有被辜负。

  所以他也难得一时热血涌上心头,虽然有些冲动,也是从未有过的莽撞,不过又有何不可?

  何况,沈家家训,从来没忘记强调、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

  他们把它也融入了书院的经营里,外物从来不是教育之本。

  同样经营书院,也永远不是凭借着、自家掌握的书籍或例文,积攒得越多、就是可以算是成功合格了的。

  他们住的院子坐北朝南,此刻他往里走,抬起头正好可以看见不远处的繁行山。

  宽阔的白带,盘旋而上、也隐约可以看见那些的飞檐画壁,让他微微停顿了一下。接收到陈先生的疑惑以后,才继续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