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的自我修养[综英美]_作者:千霁(10)

2018-10-11 千霁 综英美

  一个更直白的例子是当陈省身被问到天分在数学上占多大比例的时候,他回答“我想这也有一半吧”,而被好奇的采访者追问另一半是什么的时候,他给出的答案是“运气,一个人要有运气”。

  :)

  “哦,没什么其他原因,只是选这个过的把握最大。”

  立香的答案却没有任何浪漫色彩,一秒将人拉回现实:“在迦勒底的时候,莫里亚蒂教授经常会在各种千奇百怪的时候见缝插针开数学课,而且讲得非常有趣,所以大学所有专业里,我的数学成绩是最好的。”

  莫里亚蒂在福尔摩斯原著里数学天赋出众,二十一岁时凭借一篇关于二项式定理的论文名躁欧洲,《小行星动力学》的纯粹数学水平达到了唯我独尊的高度——这当然是不太可能的,十九世纪末高斯和黎曼虽然已经去世,但有庞加莱、有康托、有希尔伯特——不过尤为难得的是他不仅自己做出了成就,在启发学生,尤其是启发普通学生上也很有一套。

  原著里用麦克唐纳督查举了例子:“我跟他聊了聊关于日蚀的问题。怎么聊起来的我记不得了,总之他搬出一台反光灯和一个地球仪,只用了一分钟就把这个问题讲得清清楚楚。”

  虽然莫里亚蒂讲课喜欢夹带私货,隔三差五总会穿插一些邪恶组织运行指南或是犯罪咨询心得一类的东西进课程,不过平心而论,莫里亚蒂确实很擅长给普通人讲课,那种生动耐心的启发式教学在迦勒底众多英灵中都少有人及,立香的数学成绩有一半要归功于他。

  “也好,虽然数学家心术不正的比例丝毫不比其他学科低,相信数学可以增进心灵的高尚就和相信诗歌、音乐的作用一样,属于一厢情愿的祈愿,不过基础数学对锻炼头脑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能让建筑在你头脑中的结构更加稳固也更加优美,以后无论想转什么都方便。”

  罗曼想了一会儿便放心了,他对立香的信心实在比立香本人还要多:“说到这个,本科读完想不想再念一个master呢?过两年事件集中在海对岸的美国,我在那里刚好有认识的教授,可以帮你写推荐信,那样在现实社会里也可以名正言顺带上master头衔了。”

  “变种人的事情吗?”

  立香扫了一眼桌子上的报纸,里面美国版的右下版块正好是一篇关于变种人的报道:“去美国的话,是不是转CS(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或者EE(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比较好。”

  英国这边除了查尔斯·泽维尔教授还在牛津的时候发表的基因学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社会上并没听到什么事件,只是犯罪率比立香记忆里的伦敦高了点。

  “如果只是变种人,事情倒是变得更棘手了,托融合宇宙的福,实际情况比那好一点,而且很快会迎来转机。”

  罗曼的表情十分轻松,正如玛丽所长评价的那样,是个站在现场就会让气氛缺乏紧张感的人物:“其实我觉得SE也很适合你,就是社会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不过读自己没兴趣的专业很没意思,所以还是看你喜欢。”

  “社会工程学?有教授开这种方向吗?”

  立香有些诧异,一般说SE指的是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而社会工程,维基定义是“操纵他人采取特定行动或者泄露机密信息的行为。它与骗局或欺骗类似,故该词常用于指代欺诈或诈骗,以达到收集信息、欺诈和访问计算机系统的目的,大部分情况下攻击者与受害者不会有面对面的接触”。

  说白了就是对社交骗术的系统性研究,也就是莫里亚蒂孜孜不倦想教她的东西,很难想象正经大学里会有教授开这种课。

  “明面上没有,但CIA很喜欢从四校里找人来帮他们做这方面的事。”

  CS方向的四所名校是MIT、斯坦福、CMU和UC Berkeley,将这四所学校并称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在计算机科学上的水平都遥遥领先,远高于其他院校,而他们最优秀的学生选择了哪里,哪里就代表互联网时代的最高尖科技,CIA之类的政府部门反而很难招收到这样的头脑,只能选择和他们所属的机构合作这样的方式来迂回达成目的。

  这是一个过于崭新,还没有来得及被传统势力渗透的领域,同时它在伦理道德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又远低于基因工程这样的学科(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所以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快,以至于政治家、社会学家和传统法律都跟不上他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