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_作者:捌葆桂圆(124)

  宝玉到底能不能考出来,柳五儿虽然说不得十分准,但是在她之前几世的经历中,起码在贾府被抄家之前,宝玉是完全没有进过考场的。不说金榜题名——就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因此她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也并不觉得心虚。

  至于后面的话,柳五儿暂时只有一个大致的念头不停闪现在她的脑海中,却也是模模糊糊的,不能十分确定。而且,她本身出身低微,对于政治上的事情并不十分清楚,这几世虽然多了些历练,却也只偶尔听贾母或王夫人说起过一些外面的事,对于自己的念头想得对不对,也不能十分肯定,因此只在前面略提了一句,就没有再往深里说了。

  反倒是凤姐,听了她的话,低头思忖半晌,眼眸却渐渐亮了起来。不过她也没有和柳五儿讨论的意思,只一个人沉思,柳五儿见凤姐似乎已经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甚至盘算起了更深的事,就悄悄起身出了屋子,只守在堂屋里,以防有人冒冒失失地进来,反而影响到了凤姐的思路。

  之后的几天,虽然凤姐明面上没说什么,但是她往邢夫人院子里跑动的次数却增多了起来,贾琏也时不时去贾赦的书房里寻父亲说话。

  到了八月底,不知府里的几位大人物在背后做了些什么努力,南安太妃娘家那门亲戚请的官媒上了贾府的门。

  南安太妃娘家这位亲戚姓徐,具体和南安郡王的关系柳五儿也没搞明白,不过只要不是孙家她就已经很满意了,所以在凤姐找她商量迎春嫁妆的事之前,她都没太详细打听这家人的事。

  说起这事的时候柳五儿正陪着凤姐吃午饭,凤姐只吃了几口,就忍不住说道:“刚刚老太太叫我过去,是为了商量二妹妹嫁妆的事。老太太说,徐家家境富庶,他家的大爷也算争气,已经有秀才功名在身上了,官媒言语间说他家给的聘礼不会少,咱们家给二妹妹准备的嫁妆也不能太薄了。”

  柳五儿点了点头,“就算看在南安太妃的面上,这份嫁妆也不能薄了。”

  “就是这个道理!”凤姐点了点头,“老太太的意思,官中出一部分,大老爷那边再出一些,各屋在给些添妆的东西,也就够了。”

  “官中出多少银子?”

  “老太太刚才和两位太太商量,官中出六千两银子,大老爷和大太太出三千两银子,她老人家自己再出一千两银子的梯己,凑一万两银子的嫁妆——大太太说,大老爷那边可以出一套上好的家具,还有一个庄子,折算成银子,二太太说,家里有许多上好的料子,还有些是从宫里赏出来的,也可以折算进去。还有些玩器、首饰之类的,家里也都是现成的……我心里算了算,最后能落到二妹妹手里的活钱,也不过是老太太那一千两银子的梯己罢了。”

  一万两也银子的嫁妆,这在公爵侯府中也算不上简薄了。不过听起来,无论是邢夫人还是王夫人,都只打算以旧物充填,这些东西虽说也都是好料,但是真折合成银子能不能真的有九千两之数还不好说。

  迎春或许不会在意,但是万一被徐家人看出其中的猫腻,那贾家脸上可就太不好看了。

  而且,虽说嫁妆有一万两,但是手中活钱不多,在婆家就总是缺了几分底气……

  柳五儿抿了抿唇,“那奶奶的意思是?”

  “我也还没有想好。”凤姐一脸犹豫地叹了口气,“论理,我们做哥嫂的也应该帮扶帮扶妹妹,到底是同父的嫡亲……可是南安郡王这条路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走通,万一最后落得一场空,也不知道二爷肯不肯出这个银子。”

  听凤姐的口气,就知道她是真的听进去了柳五儿那天的那一番话,并且已经和贾琏通过了声气,虽然没有完全把宝压在南安郡王身上,却真的动了和南安郡王一脉交好的念头——事实上,在贾家,和王爷交好的好处简直肉眼可见。不说别人,宝玉现在之所以在府里那样得宠,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独得了北静王爷的青眼,从而也为二房增添了筹码和底气。

  万一贾琏真的走通了南安郡王的路子……

  在柳五儿心中,这当然是最好的发展方向——有南安郡王这份香火情在,就算在贾家出事之后贾琏和凤姐保全不住自己,他们的两个孩子或许也可以受到庇护。

  柳五儿想了想,还是拿定主意要劝凤姐成全迎春的这门亲事,“依我看,奶奶很应该极力成全这门亲事才是。二爷这些年一直为家里操劳,但是前途却难料——越发说白了,就算南安郡王没能给二爷安排一官半职,但是有了这门拐着弯的亲戚在,二爷在府里也更有底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