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守忠,她甚至还记得这位太监的名字。而且,她当初在王夫人院子里当差,后来寄身平儿的时候,又帮着凤姐理过家,有些事虽然没有沾手过,却也多多少少知道个影子。自元春封妃后,贾家每年往宫里送的银子少说都有五千两,其中有多少能真的被送到元春手里不说,还要另外再给时常帮元春出来办事的夏守忠最少两、三千两银子,这样贪心不足的奴才……
“奴婢给贤德妃娘娘请安。”夏守忠的声音说不上低沉还是奸细,阴恻恻的,听着就让人很不舒服。
对着这位太监,元春也有些不大舒服,她动了动身子,尽量把视线放到后面的小太监身上,才缓缓开口,“起来吧。”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第115章 抱琴(4)
待所有新分派到凤藻宫的宫人都见过了,元春才又带着两个大丫鬟回到内殿, 小心翼翼地关上殿门, 商讨起凤藻宫的人事问题来。
“吴女官就不说了, 她是吴贵妃姐姐的远房族妹——那可是尊大佛,在咱们凤藻宫这座小庙里, 少不得要供起来了。”要说元春对这样的分派没有不满,那肯定是不可能了,但是, 这后宫的人事——特别是女官们的分派, 都是皇后和大内总管商量着定的, 要说皇后这样做有没有什么私心,柳五儿也不敢确定, 可是就算坐实了皇后这是在明着给元春下绊子, 元春也不敢把皇后分派过来的人给退回去。
虽说元春在东宫也有些资历, 但是在这后宫之中, 却还是完完全全的新人,吴贵妃那可是太子嫔出身, 吴女官有族姐做后盾, 元春除了忍着让着之外, 也没有别的对付她的办法。
“还有这几个宫女,我看阳春和秋月……”
主仆三人商量了一会儿,才定下几位宫女各自负责的差事, 青芸捧着一本册子,在相应的名字后面记录好, “下面就到那些太监了,这位夏公公……”
“夏公公应当时宫里的老人了,听起来,以前也是在哪位娘娘身边侍候过的,那位娘娘去了,才空闲下来。”元春一边思忖着一边呢喃,“看上去是个能干的,咱们都不大懂这后宫里的规矩,有这么个老人照管着,也安心些。”
柳五儿听了这话,不免暗叫不好:她虽然没有凭证,说明元春出事和夏守忠有关,但是她直觉就不喜欢夏守忠这个人,再加上深知他的贪婪,更不愿意元春重用此人。“娘娘,奴婢却觉得这位夏公公狼顾之相,不是什么好人,最好不要重用。”
元春“噗嗤”一笑,问青芸,“抱琴这丫头什么时候懂起看相来了?”至于柳五儿说的剩下的那些话,却没有回应的意思,看起来是并没有放在心上。
见元春对自己的话很有些不以为然,柳五儿也就豁出去了——她总觉得,只要有夏守忠这个无底洞在,贾家就还会走上放利钱的路上去,毕竟在元春省亲后,本就有些亏空的贾家在银钱上愈发捉襟见肘,再加上还要应付这么匹贪狼……
贾家人的行止,元春多少还可以约束一二,但是夏守忠若是阳奉阴违起来,元春就只有被坑的份儿了。
她正要继续劝谏——都已经做好劝谏不成,就直接动用一次能力,无论如何都要让元春弃用夏守忠的准备了,元春却又在此时开口道:“不过,这位夏公公也确实心机深沉,我也有些看不透他……但是咱们初来乍到的,就算把他退回去了,又能从哪里找到可靠的人使呢?也只有先用着他了。”
元春一边说,一边盯着柳五儿,倒让柳五儿也醒过味来了:吴女官不能退的道理她明白,夏守忠不能退的的理由又何尝不是那些?现在把夏守忠退回去,平白结了仇不说,凤藻宫里剩下的太监们也会人人自危,她们一时又找不到可信任的太监使唤,可不是白得罪了人又让别的下人和凤藻宫离了心?就算钱财能收买人心,但是头一天就把没有任何过错的大太监赶走,这样的“下马威”之下,人心就已经散了,用钱财也难再买回来。
柳五儿咽下了想要继续劝说元春的话——就在这瞬息之中,她的念头就又转到别的事情上去了:要说贾家人做下的那些错事,在她的记忆中,抄家时明面上最严重的罪责就是放利钱了,而之所以当家人要放利钱,除了仗着权势胆大妄为外,还有一点就是府里账上亏空,不放利钱多张罗些钱进来,不等抄家,贾家先就要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