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_作者:捌葆桂圆(263)

  虽然血缘疏远,但是宗房到底是林氏的支脉,从礼法上算起和黛玉的关系来,或许还更亲近一些。柳五儿见黛玉已经有些意动了,就趁热打铁地劝道:“依奴婢看,咱们回去后,姑娘尽可以让老太太帮忙给宗房二太太送一封信去,虽说孝期内第一年姑娘不方便外出走动,但是是同宗的亲戚呢,若是宗房二太太派人过来接姑娘过去走动,也不算犯忌讳了。”

  柳五儿计划得很好,第一封信,就让贾母派人去送,陈氏和林栖那边必然是会回信的,这样一来二去,两边就联系上了——或许年前黛玉不方便出门,但是等转过年来,就可以走动起来,顺理成章地合计着把黛玉接出贾家的事。

  不想,黛玉却默然地摇了摇头,见柳五儿面露不解,才开口解释,“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五堂兄家里就更艰难一些,咱们就算送了信过去,人家也不一定有余力顾及到我。”

  柳五儿侧着头,有些琢磨不明白,“宗房二太太家,还能‘更艰难’?”

  “我也是当年听母亲提过一点。”提起贾敏,黛玉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伤怀之意了,只是在语气中带着些许思念和孺慕,“宗房二伯去世得早,五堂兄虽然不是遗腹子,却也相差不大。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有宗房庇护,虽说不会受人欺辱,但是日子过得也很辛苦——宗房二伯母出身好,据说是京城哪个大户人家的嫡支,原本家里也是能袭爵的,只因为父亲去的早,才让叔叔那房袭了爵——这娘家不是嫡亲的娘家,又远嫁江南,还能得到多少助力?也就是等五堂兄中了举人之后日子才过得稍微好些。”

  “那也是过去的事了。”柳五儿不以为意,“现在林五爷可是中了进士呢,又进了翰林院——听说是极清贵的地方,日后前程也必然不差。”

  黛玉着意看了柳五儿两眼,才道:“这我也不大知道了……但是五堂兄在翰林院里的官职也不会很高吧?”

  林栖在翰林院里到底是什么官职,柳五儿也不甚明了——她就算对官场有些了解,也都是关于勋戚们的,对于文官系统还是一无所知——相比起来,因为林如海出身书香世家,由科举入仕,黛玉对文官系统的流程还要更为熟悉一些。

  但是,也就仅仅只是一些而已。

  主仆两个合计了半天,因为缺少林栖任职的确切信息,到底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不过,话题已经顺着偏得远了,后来又有贾琏遣人过来询问黛玉别的事,主仆两人也就都没再提起之前的话茬。

  直到晚上,主仆两个躺在一张大床上,黛玉才旧话重提,“虽说五堂兄和二堂伯母很有可能无暇顾及到我,但是只要一想到还有他们同在京城,我就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

  水路颠簸,虽然河上不比海上,风浪和缓,但是这样轻微的摇晃,倒是更让人昏昏欲睡。柳五儿原本已经快睡熟了,听到黛玉的话,又猛然清醒过来,“姑娘能这样想,那就最好不过了。”

  柳五儿的唇边藏着一点笑意:她能明显地感觉出,黛玉的心态已然发生了一点变化,因为林栖和陈氏的存在,或许,她对于宝玉以及贾家的依恋,能够稍微淡化一些。

  这,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

  第128章 紫鹃(7)

  船行地快,加之昼夜兼程, 很快就在京郊的码头停泊, 黛玉一行人也下船登轿, 由贾琏带着家丁们护送着赶在正午前进了荣国府。

  柳五儿、雪雁、王嬷嬷皆在府门外下轿,伴在黛玉的轿子两旁, 走进二门,又进了贾母的院子,才在第一进院子中下轿。琥珀、翡翠等贾母身边的大丫鬟早就已经等在这里, 黛玉一下轿, 就迎上来, 簇拥着黛玉去了贾母所在的正房。

  柳五儿和王嬷嬷却要领着雪雁及另外几个小丫鬟,张罗着安置黛玉带来的那些行李箱笼——这次上京, 黛玉带来的箱笼颇多, 除了书籍、衣衫外, 还有许多土仪要赶在这两天内分拣出来, 给各房送去,全了黛玉的礼数。

  黛玉是在用过午饭之后才回西厢房的, 眼圈红肿, 进屋的时候还不住地用手帕擦着眼角, 柳五儿一眼看去就知道,想必是在贾母面前又哭过了。她连忙放下手中的纸笔,过去轻言安慰, “姑娘怎么又想那些伤心事了?且放宽心,日后必定会越来越好的。”又问黛玉, “姑娘可要午睡一会儿?我和雪雁赶着将卧房收拾好了,姑娘若倦了,可以先睡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