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_作者:捌葆桂圆(270)

  探春的想法应该也和贾母差不多, 是为了迎春留心林栖的——她今年刚十一岁呢,就算再知道“未雨绸缪”,也不至于这样早就留心自己的夫婿了。再说,从如今到她十六岁能出嫁之间还有五年时间,林栖总不可能白等她五年。

  至于宝钗嘛……那应该就是为她自己留意的了。

  这一世没有了……林栖的帮助,宝钗已经被薛蟠所累,失去了采选的资格,一切也就回到了老路上。在王夫人和薛王氏的计划下,“金玉良缘”的说法横空出世——但是在柳五儿看来,宝钗肯定是并不甘心的。宝玉对读书的不热衷,全府上下谁人不知?也就是贾母和王夫人,被亲情蒙蔽了眼睛,还以为宝玉在读书上多有天赋呢。

  眼看着宝玉这辈子在科举仕途上都不会有什么建树了,世袭萌荫又萌不到他的身上,宝钗又怎么会甘心嫁给这样一个百无一用的人?

  对于宝钗的婚事,柳五儿的看法一直都没变过:但凡还有另一个更好的选择,宝钗都不会放弃她的青云之志,宝玉不过是她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罢了。但是现在,江南世家,二甲传胪,清贵翰林——显然,林栖是比宝玉更让宝钗满意的婚配对象。宝钗,确实有些动心了。

  不过,在柳五儿看来,林栖对宝钗也不是没有了解,前几世中还曾经帮助宝钗得到北静王的赏识呢。林栖到底是怎么看待宝钗的,柳五儿并不知道,但是在她看来,如果她前一世曾经做过那样的事,这一世又要和这人婚配……未免有些太过古怪了吧?

  这样一想,柳五儿就觉得宝钗这一世的希冀怕是也要落空了。

  黛玉说起上午的事,也就是和丫鬟们顺口一说,只当做一件有趣的事,并没有放在心上的意思。重新梳妆后,她起身去书房看书,也就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等到半下午的时候,宝玉下学回来,到西厢来找黛玉说话玩耍,黛玉就更不以上午的事为意了。

  ***

  虽说黛玉并没有把贾母的话以及众人的反应放在心上,但是显然,谷妈妈回到林家之后,却很尽职地把贾母的意思传达了回去,很快,林栖就真的上门拜访了贾政,两家顺理成章地有了一些来往。

  林栖第一次来拜访贾政的时候,刚巧贾赦和贾珍也在,三人连着贾琏一道,正商量盖省亲别墅、采买奇石苗木的事呢。贾琏对林栖也还留有印象,听说他来拜见,先就说了林栖很多好话。贾政也已经从母亲处得知了妹夫家的这一门亲戚,当下就把林栖请了进来,贾赦、贾珍见到林栖的谈吐风姿,也都交口称赞,更不用说贾政这种原本就对文人心向往之的人了。

  贾政摇头晃脑地和林栖谈论了一番学问上的事,问过他师从何人,在翰林院内又和哪几位大人走得近,又拉着他欣赏了一番师爷画好的贾府省亲别墅的图纸,着重炫耀了一番元春封妃的事,才让管家进去通禀,领着林栖去贾母院子里给老人家请安去了。

  林栖第一次来贾家,又是家里的亲戚,虽说已经到了可婚配的年纪,但是按照礼数,还是应该进内院拜见贾母和王夫人的。王夫人最近事多,但是在贾母提前支会过后,也拨沉出来,和邢夫人一道在贾母跟前准备见一见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后生。

  因此,林栖第一次到贾母院子里请安的时候,面对的就是一室的长辈,年轻的姑娘们自然无缘出来见客,因为宝玉一早就出门去了,贾母屋里竟是少有的一个小辈都没在。就连黛玉,也只能暂时在碧纱橱内坐着,没有贾母的吩咐,也不能出来和堂兄见面。

  柳五儿虽说在廊下远远地就看见了被林之孝家的引着走过穿堂的林栖,却碍于规矩,只能用目光远远地打一个招呼,不能上前同林栖交谈。

  不只是林栖进主屋之前,就连进去之后,柳五儿也不能过去偷听里面的谈话,因此对于这一次拜会的了解,也和上次一样,都是从黛玉的转述中得知的。

  黛玉对这些事向来不大上心,但是因为林栖是她同宗同族的堂兄,和她息息相关,因此倒是多了几分看重,和柳五儿说起这事的时候,语气里也带着淡淡的、却不容忽视的自豪之情。“老太太原本就觉得五堂兄很有出息,五堂兄进来请安的时候见了一面,更是喜欢得不行……连带着大舅母、二舅母,都对五堂兄很客气。大舅母话少些,只夸赞了几句,二舅母还想着让宝玉时常去和五堂兄讨论学问呢,老太太也说,宝玉若能像五堂兄似的,日后中个进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