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便改了吧,从今日起不要再出府去了,待恩旨下来再观后路。”
“我还给政儿求了一份差事,若圣上同意了,你便好好当差,不要辜负了皇恩浩荡。
这届科举你便不要去了。”
贾政一听大惊失色,惊叫了声“父亲……”
“好了,我意已决,我知道你素有志向,但你大哥袭了爵,你却还是个白身,若不趁机上折子,我怕是等不到你科举及第了,到时可如何是好。”
林绪之见贾政眼睛都红了,上前劝道:
“父亲便准了二弟所求吧,让他一展身手,等这次再不成,您再上折子,到时……圣上也必会准的。
何必这么着急,断了他的科举之路不说,且他素有才名,您这折子一上,恐怕他人都只当弟弟是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就算有了前程,日后定遭人排挤。
您看敬哥是正经科举取士的举人,因着身上打着武将的签子,过得也甚是艰难。
您若真给的求了官,二弟怕得多熬好些时日,到时……将他置于何地?”
贾政不妨这个平时不睦的兄长为自己说话,立时有些感激的看了他一眼。
代善闻言也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这才发现他与往日的不同。
只当昨日的事让他改了身上浪荡气,心中大怀安慰。
这是长子第一次这么像话,便多考虑了几分。
第52章 红楼5
自己这般安排, 一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身体真不太好了, 经过这次的事还是早作安排, 免得他们兄弟阋墙, 毁了这份家业。
二来,老大袭官, 也算是打消有些人不该有的妄想, 既是他对此次事情的表态,又算给老大一个交代。
至于老二, 他素有才名,却两三次都没考上,若这次再考不上,未免有人嚼舌根, 对他名声也有所损伤,到时他再上遗本便没有现在的好处,况且他的身子能不能撑到那时候还不一定呢。
但老大说的也有理,还不如让他去考,考上了皆大欢喜,老二也不用遗憾自己不曾凭本事一搏前程,考不上自己再做打算。
横竖写下一封遗本,留在这里, 就算他猛的走了, 圣上看在这是自己遗书的份上会给个脸面。
贾政见贾代善的态度似乎有所回转,眼巴巴的看着他。
代善回过神来就看到这样的二儿子,他自幼就老成持重, 被他母亲教着读书明理,难得见到这般神情,不由心下一软。
应道:
“既然你大哥为你说情,那我便从了你的意。
只你近来于读书上有些懈怠,你母亲既已允了你,你日后更要勤学苦练,方不辜负你大哥的一番心意。”
一日间两次被人提起自己的荒唐事,贾政更觉不好意思,面色赤红道:
“谨遵父亲教诲,近日是孩儿孟浪了,日后定引锥刺股,方不负大哥提点之情。”
林绪之见他老大的人了,居然如此面嫩,不由有些惊奇,却还是安慰道:
“日里好好研读便是,万万不可太过劳心劳神,不然若是因此病倒,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代善就爱看他们兄弟友爱,听此话连连点头,嘱咐贾政:
“你大哥说的是,既你有真才实学,便不用太过担忧,反而坏了身子。”
又忽的记起顾氏救长孙时使的手段,忙吩咐大儿子,让他回去跟顾氏提一提这事,看顾家同不同意献出来,虽然定不会有什么大赏赐,但也算一个契机,端看他们家如何运作了。
这才打发了两个儿子,将袭爵的折子又改了一遍,只为贾赦求了爵位,将为贾政求官一茬删去了,又另外写了一本,放在了案牍上。
派亲近人送到宫里去,这才放下心来。
林绪之方出了荣禧堂的正门。
就听贾政道:“今日多谢大哥为我说话了,往日是做弟弟的不懂事,望兄长原谅则个。
不知可方便,我正好可随着大哥去看看嫂子跟侄儿。”
林绪之自然应了,两人一同往大房去了。
待在门外给嫂子问了安,又看了两个侄子,这才回了。
林绪之送走了贾政,赶紧去见了顾妩,跟她说了今日见闻。
顾妩笑了笑跟他说:
“看来这次的事调查结果见不得光啊,不过早知道有可能是这种结果了,也不算意外。
看这两天的风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听你的话音,对你那个便宜弟弟观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