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_作者:小二娃(143)

  至于昨晚的事,大概只是弟妹一念之差才对瑚儿……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便当没发生过,她改了就好。”

  贾政听了这话更是愧疚难当,想起王氏今日还在跟自己哭诉:说她虽起了坏心思,但全是为了珠儿,而且大嫂也没有出事,母亲何必把姐儿抱过去,求自己藏着要回来。

  不由狠了狠心,决定默认了母亲的做法,他还以为她只害了大嫂,可听兄长的话,瑚儿上次出事分明也是她的手脚,大嫂母子虽然没出事,可她做了就是做了,母亲是超品国公夫人,姐儿由她教着也是她的福气,再被她教坏了。

  第60章 红楼13

  由于局势紧张, 王氏生下的女孩儿也没办洗三宴, 只由老太太领着府里的人拜四神, 发红鸡蛋。

  由于她是大年初一生的, 不但是个满福日子,还跟老太爷一个生辰, 因此不但代善对她另眼相看, 连史氏也极为喜欢。

  按理说贾家的女儿之名,皆从男子之名命名, 就如上一辈的贾敏就是从贾赦贾政的文字辈。

  这一辈的女孩儿也应该从贾瑚等人的玉字辈,可老太爷见这姑娘居然生辰这般巧,就想让大姑娘叫元春。

  顾妩自然不愿意以后家里的姑娘闺名都随她叫什么春的,这等“春、红、香、玉”的艳字, 稍微有点底蕴的人家都不会用。

  就跟老太爷进言,以后姑娘们的闺名照旧例随玉字辈,这“元春”的叫法就当做小名。

  因为府里现在的改变,加上她一直为老太爷诊治,现在顾妩在老两口这极有脸面,对于这种小事自然不会拂了她的面子。

  更何况她说的也对,女孩从男字一直都是贾家的传统,既然可以两全其美, 既用了老太爷赐的名字, 还不坏了规矩,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因此大小姐得了一个叫“元春”的乳名,又得了一个“贾琦”的闺名。

  这么一来老太爷老太太满意, 贾政和王氏也满意,毕竟女儿能照旧从儿辈取名,日后说人家换庚贴时也能让男方高看一眼。

  王氏倒是想让给女儿办个体面的洗三礼,元春生下就是个尊贵人,只看她的生辰就知道将来是又大造化的。

  可半年前贾链都不办,元春现在看着虽然得宠,但毕竟还是比不过长房嫡孙。

  而且近来老太太跟顾氏连各家的宴请都推了,借口老太爷身子又有些不好,只紧闭府门,再不见出门的。

  她现在又不得公婆喜爱,说不上话,因此悻悻的作罢了。

  转眼又过了一个月,虽没有明显的征兆,但顾妩还是察觉到局势越发紧张起来,林绪之点卯后中午不再回家吃饭,就在军营里对付一顿,有时候甚至彻夜不归。

  府里又起了老爷肯定又开始眠花宿柳的传闻,顾妩不爱听别人乱嚼舌根的话,抓住几个喝酒乱说话的婆子,当即就打了出去。

  吓的下人们战战兢兢的,不敢再乱嚼舌根,但是阴差阳错改了府里丫头婆子口无遮拦,乱传闲话的毛病。

  王氏听了这事可乐坏了,每天去上院里请安的时候没少阴阳怪气的讽刺顾妩。

  只差没有明说就是因为顾妩在府里管的紧,这才把好好的爷们逼出去打野食了。

  还假惺惺的劝顾妩要不要再抬进来几门良妾,免得大老爷不归家,再染上什么坏毛病。

  顾妩可不惯着她这些个臭毛病,当即连讽带刺地怼了回去。

  别说几百年的相处她知道林绪之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人,光是两人之间灵魂契约,他别说打野食了,对别的女人动动心思试一试,看她不扒了他皮。

  可整天听着这种不着四六的话,还是把她气个够呛,这两人可都是闷骚醋坛子,别说出轨了,顾妩光是听别人把林绪之跟别的女人扯在一起心里就只冒火。

  因此这些时日脾气极差,动不动就炸毛,倒是让王氏越发肯定自己这大伯肯定是又装不住了。

  连着几日在贾母跟贾政身边上眼药,贾母现在忙着伺候老太爷,还有个小不点元春要她看着,生活充实的不得了,连府里的事都很久不过问了,何况大儿子偷腥这样的小事。

  她只还担心老大家的因为这事又闹起来,又伤了夫妻情分,可他们处的好着呢。

  顾氏既然不闹又不撂挑子,每日还正正常常的处理府务,对大儿子也越发体贴,没看大儿子现在出去都自带着爱吃的饭菜?

  贾母看她贤惠,反而有些心疼这个大儿媳,对到处煽风点火的王氏更是厌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