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位逃避现实的“假”道士孩子都生出来了,却做出这么一副清心寡欲,无欲无求的嘴脸,未免也太过令人做呕了,只可怜了宁氏一片慈母心。
贾珍媳妇特地请了顾妩主持葬礼。
顾妩忙推了,虽说荣宁两府同气连枝,但贾敬自贾代化一死,不仅扔烫手山芋一样赶紧把爵位让给了贾珍,连带着将族长之位也让给了他。
贾珍向来就是第二大贾赦,没了祖父管着更不成样子,要不是林绪之早给各处给了消息,不许他做违法乱纪的事,怕早被记下无数笔帐了。
就是这样他还是包养了不少外室,贾珍媳妇也气的不行,时不时的就要怄一场,可贾珍向来混不吝,连贾赦原来对顾氏的那点心都没有。
可贾珍再不成样子,他也是宗族通过的族长,贾珍媳妇更是贾家的宗妇。
他们亲娘没了,这丧事自然是他们亲自办理,哪有她一个隔房弟妹插手的道理?
她能接受惜春这个烫手山芋,疼惜她年幼失沽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她可能是惜春,自己任务对象。
至于旁的,她还真没那个闲工夫去管。
她现在揽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不说金陵十二钗,就是副册上的丫鬟们,也找的差不多了。
等齐了她准备给她们集体上课,教些谋生手段倒是其次,连她们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
可别教出来一堆菟丝花来,这样她可不放心把她们放到府里各处去。
而且她不打算把她们全部都就在府里,一切等她们大一些了看她们自己的意愿。
要是想在府里过活,那她就把她们给几个姑娘过者跟着自己,等日后不管是做个管家娘子或选个小官之家、殷实之家都是不错的选择,有侯府撑腰也不怕有人敢欺负她们。
要是有志向自己出府做生意,做手工……的,她也可以帮着办妥,说实话以她现在的地位,要给姑娘办个女户再容易不过了。
这时代为奴为婢有时候是因为养不起,等攒够养身银子还不出去的,要么是舍不得府里的富贵,要么就是出去了怕被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她甚至见过不少的良民家庭殷厚,却因为官吏盘剥或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而自卖为奴,托主人家挡灾的。
这时候的赋税不像现代是固定的,那真是各地不同。
官员们仗着百姓不懂,又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自己乱征税是常有的事,就是皇帝严令禁止也没多大用。
有时候甚至连京城地界也有人敢乱来,更别说地方了。
要不是林绪之当了京营节度使后有人告状,顾妩也不知道居然有官员胆大包天到了这个地步。
不过有顾妩罩着,她们的选择就多的多了,有荣国府做后盾,真出去做生意或种地,就不怕恶吏为难了。
第110章 红楼63
以前府中里里外外的全有婆婆打理, 贾珍媳妇最多只搭把手, 可人有旦夕祸福, 婆婆忽然这么一去, 她自己虽然也知道该怎么做,可心里未免有些没底。
她还指望着明慧郡主能挑事, 可看样子她现在是不会接茬了, 贾珍媳妇没办法,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顾妩哪管别人的事, 她正忙着把惜春收拾干净,然后直接打包带走了,宁国府里要办丧事,里里外外忙忙乱乱的, 一不小心再惊着了她。
小婴儿不像大人,最禁不住吓,这时候要是真被惊了魂,怕是会不好。
等顾妩把惜春带回荣禧堂,就先给小家伙喂了口温热的灵泉水,然后才吩咐一同跟回来的奶娘给她喂奶。
这奶娘是宁氏早就找好的,在自己要走前直接跟了过来,怕是宁氏的心腹。
顾妩倒也没想过再找奶娘回来取代了她, 她虽然答应宁氏好好照顾她的女儿, 可其实根本没想过隔离惜春跟生母那边的联系。
还是那句话,她就算对惜春再好,也不能代替她母亲对她的爱。
宁氏也算用心良苦了, 她知道自己一走丈夫必然靠不住,与其把女儿交给儿子儿媳,倒不如托付给自己。
至少从她这些年的做派看来,还真是个难得疼惜女子的,没看对八竿子打不着的英莲都那么好?对按理说有过节的薛家丫头也不错。
但旁人再好,当母亲的也只觉得放心不下,给惜春安排了若干后路是情理之中的事,这奶娘怕就是其中一个。
将心比心,如果有一天她先一步走了,留下嗷嗷待哺的稚儿,怕也会恨不得给她留下自己能想到得所有保障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