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一种里大阿哥颓势已显,九阿哥因为年龄的原因羽翼未成,都是硬捧不起来的,挑来挑去也就自己这个刚显露头角的新秀五阿哥最合适了。
既能顺势逼太子党一把,看看他们的反应,还能把自己显露人前,让大家帮他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当然,前世的雍正走的不是明面上表现的路子,他刚开始一直摆出一副不掺和的样子,一心跟着太子走,后来太子倒台了,他才拉帮子自己上。
不过顾妩没想着等那么长时间,所以她在第二次准葛尔战争后,就明着把自己的野心显示出来了。
毕竟想在短时间内要打造起一副足以造反的班子,走不掺和夺嫡的路子可做不到。
况且以她表现出的军事能力,要是不自己拉大旗铺摊子,恐怕连康熙都也信不过。
毕竟封建时期的帝王,往往连外姓的将军都信不过,哪会容忍一个随时能干掉自己上位的嫡亲兄弟当这个大将军王?
什么样的实力就要有什么样的身份配着,这种时候太谦虚了也真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早有这个觉悟,但顾妩没料到这么快,康熙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威胁性,还快速的把她从暗搓搓占便宜的状态揪到了明面上。
他这人虽然私生活上挺不靠谱,但一旦涉及到皇权问题,立马就敏锐到了她也想不到地步。
果然是自六岁摸爬滚打到独掌大权的康熙大帝,这份直觉真是准得惊人,自己这要是没点底牌,绝对会像大阿哥一样,一步一步的踩进他早已经设好的沼泽里,再也别想爬出来。
哎,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但都到了这份上,再由着康熙这么布局下去,她恐怕连造反也做不到了。
只是,利用她做太子的磨刀石,就要有磨过头的觉悟哦。
……
见胤禛春风得意的祭天,并如自己想的一样跟太子党对上了,康熙才算松了口气。
三月,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康熙封皇长子胤禔为直郡王、皇三子胤禧为恭郡王,皇四子胤祉为诚郡王、皇五子胤禛为雍亲王、皇六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祚、皇九子胤禩俱为贝勒。
并为已得爵位的阿哥们赐府邸出宫建府,其中属雍亲王府地段最好,离皇宫再近。
这一下子,新鲜出炉的雍亲王府立马门庭若市起来。
捧到了这份上,打定了主意的顾妩却一点惶恐也没有,只要是内宅往来的事,她一律交给了林绪之,全由他做主应酬。
而她忙着跟一干文武大臣们联络感情,并时不时进宫陪康熙吃顿饭,跑毓庆宫刺激刺激太子,彻底把被捧上头的傻阿哥形象贯彻到底。
这样没几天,吓得德妃嘴角的火炮都起了好几个,每次去请安的时候,她都要话里有话的敲打顾妩几句。
后来见顾妩没有丝毫收敛的意思,她盯着儿子叹了口气,才彻底撒手不管了。
大概是父子两近来的表现太明显,顾妩又把打压太子的力度贯彻的太彻底。
本来还能忍个几年的太子终于有点慌不择路了。
但康熙三十七年六月间,不过三月的功夫,索额图就被太子急召数百次,并创下了一天进十几次宫的记录。
还没等康熙训斥索额图,七月出头,就有数位御史扯出了不少太子·党的把柄。
还没等康熙反应过来,满朝上下声讨索额图的呼声层出不穷。
因为形势变化太快,顾妩的表现一下子出来的力量又太过骇人。
康熙非但没有处置索额图,反而当着众大臣的面,屡次在大朝会上呵斥雍亲王党同伐异、妄蓄大志,并停他一应差事,禁足府内反醒。
顾妩当下诧异的看了康熙一眼,似乎在奇怪他居然脸皮为啥能这么厚。
这话说得,好像让他们兄弟党同伐异的不是他本人一样,然后她就麻利的跪地谢恩,面不改色的回府反醒去了。
这番表现,差点梗得康熙当场喉咙一甜,吐出一口老血来。
他是想让胤禛跟太子斗起来,但按他的想法,这斗法应该跟以前的大阿哥党跟太子·党一样,虽然斗的激烈,但至少应该是旗鼓相当的。
起码在七八年里还能互相平衡着。
哪像胤禛这样,一出手就是杀招,没出三个月就差点把太子党给灭了。
他这种摧枯拉朽的打法,放在准葛尔身上有多爽就有多爽,但当在自己身上,那滋味就一言难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