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青们不同意,坚持打着自己的旗帜走路到了目的地。
顾妩看大家恐怕都还没吃呢,就又替他们一人买了份热饭。
见大家吃饱了,又陆陆续续有知青父母、京都市民跟各地知青们的闻讯过来声援了,两人才悄悄的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顾妩问林绪之:“那边又找你了?”
“嗤,自从进了十一月,一天三个电话。”
这是生怕自己赖账呢。
“还有一个月,知青们就能回城了吧!”
林绪之捏了捏顾妩的手:“是啊!”
回来了好啊!
回来了那边就该死心了,大家也过个团圆年。
第275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45
“林处, 听说你家和平回来了?”
“嗯, 回来了, 前天下午刚到的。”
“回来就好啊, 那帮臭小子念叨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不, 上周知青返城的消息刚下来, 他们就已经闹着接风洗尘了,我听说包的还是聚香园大饭店呢。”
旁边接水喝的老蔡头看林常州的脸上的笑都快挂不住了, 心里微哂,但面上却一点儿不显,一本正经的刺他:
“都是小孩子嘛,闹一闹也好, 就当为庆祝孩子回来了,我说还是老林你觉悟高,我当初要送我家斌子去,我家那位差点没挠死我呢。”
“呵呵呵!让他锻炼锻炼也挺好的,这不是回来了吗?”
老蔡头借着喝水的由头低头轻嗤了一声,没再搭言,但心里都快笑疯了。
满单位里谁不知道,当初林常州斩钉截铁要送走的, 可是他的大儿子林绪之。
那孩子为着这个事还过闹绝食呢, 听说饿得直打摆子。
可都那样了,这老色胚还是没松口,硬是把孩子给送走了。
后来还是那孩子心不忿, 才临走之前摆了他老子一道,连一对小的也都搭里头了,差点就彻底留在了边疆。
为这,父子两也算彻底断了往来。
说起来,林常州膝下一共两儿一女,一个儿子反目成仇了,另外两个搭在边疆了。
得,一通搞下来,生了三个,跟没生一样——可谓全军覆没啊。
这眼看着熬了这么多年,两个小的好不容易才回来了,按说他家的日子总算有盼头了吧。
结果反手一摸头,呵,帽子绿的都能滴水了。
其实林常州戴绿帽子这事也不是一年两年了,除了当事人不知道,就连外头守门的老大爷,心里也是门清。
他们还当他这乌龟王八蛋一当就到底了呢,没想到临老临了,人还较上真了。
这不,和平回家才两天,这人就瞒着老郑去医院里做了亲子鉴定。
其实林常州做这事的时候倒是挺小心的,但这年头,各个系统里头关系复杂着呢。
当年他搞前头那位的时候,又得罪了医疗系统那边的人。
所以他这头刚托了关系,一转头就被人给传出来了。
要不怎么有这么多人特意过来看他的笑话呢?
……
自从林和平回来后,今儿这已经是第七波过来问候的人了。
这要搁往常,宝贝儿子回来了,林常州绝对也得乐个牙不见眼。
但现在,别人只要一提起林和平来,他就心疼的滴血。
那可是整整二十万啦!
这要是没撒出去,就算没儿子,他也能滋滋润润的过好几十年了。
偏偏他知道郑兰香那些破事的时候,钱已经给出去了。
本来知青返城的消息刚下来的时候,他还想让和平拖到过年后再回来。
这样至少还能拿回来十万块,也能灭一灭林绪之那小子的嚣张气焰。
可他想的倒是挺美,电话也打出去了,但他的宝贝儿子不干啊!
要知道上头虽然松口让知青们回来了,但下来的红头文件上,第一条就是积极办好农场,尽可能地把知青稳定在农场中。
这原本是上头让支边知青回城的前提。
但在好不容易能回来的知青眼里,这一天就等同于虚设——大家拼死拼活几个月,这好不容易能走了,傻帽才留下来继续受罪呢。
而且能返城归能返城,可这关头要是有人愿留下来。
农场那边肯定是不会手软的。
人家巴不得有个傻帽站出来说自己响应国家号召,这就不走了——这个典型眼下还真不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