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_作者:小二娃(615)

  “嘿,你不信问咱妈,我记得那孩子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一到饭点儿就东家转西家逛的,就是为了混个肚圆儿。”

  这要是有人管的,哪至于让个小豆丁吃百家饭?这还是八·九岁后懂事了才不出来了。

  老太太正拆毛衣呢,闻言顿了顿,缠了缠手上的毛线团:

  “何止呢,明明绪之才是大的那个,但从来都是他捡和平的旧衣服穿。

  前些年他们家又因为知青下乡的事儿闹了一场,我看也是没指望了。”

  也是报应啊!

  ……

  如大家所料,林丽云找过去后,连门也没得进。

  她不知道郑兰香搬到了哪了,身上的钱又花的差不多了,只得成天在林常州家门外头徘徊。

  后来她倒是打听到了她妈的消息,可最终也没能住过去——郑兰香那边也没让她进门。

  那天郑兰香抵着门从门缝里塞出来五百块钱,隔着门连个面也没露:

  “你爸他狠啊,连我的工作也给搞黄了,你看我现在连你哥都养活不动了,你拿着这些钱,自己找出路去吧!”

  自己搬出来以后没钱没地方的,就找了常州他亲爸,幸亏他也没亲儿子,自己这才能带着常州住过来。

  但也仅至于此了,云丽想再搬过来肯定没门。

  再说丽云也是二十五六的人了,再搁家里待着不成老姑娘了?

  还不如拿着钱拾掇拾掇,好好找个婆家嫁了呢!

  说完也不等她答应,咣的一声关了门,好像生怕狼撵进来一样。

  只留下林云丽捏着钱欲哭无泪,她当初去的是新省,兵团那边又苦又累,后来多少人都熬不住在当地成家了,也只有她咬牙坚持着,一门心思的想回来。

  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却连个家门也进不了。

  她爸那边就算了,谁让自己不是他的亲闺女呢?她妈居然也会不要她。

  ……

  与京城林家的愁云惨雾不同,顾家这边却是一片儿欢声笑语。

  当然也有过年的原因!

  不过更多还是因为家里这台电视机。

  这时候电视机的台不多,只有中央一台跟s台,但基本上没啥广告,都是电视剧电影的轮番放。

  最近中央台正播黄元申他们演的绝代双骄呢,又惊险又刺激,可迷倒了一大帮子人。

  为着这个,村里的一帮小孩子们刚守过夜就逃了出来。

  等家长们找过来的时候,就见自家的小孩儿们,一个不落的都在顾家的炕上排排坐着着,倒把人家主人挤了下来。

  顾庆海跟李秀英两口子看着一炕的小团子还挺高兴,像模像样的给他们端了洋糖、瓜子、江米条儿……

  要不孩子们都喜欢往顾家钻呢!

  这时候大家伙家里都穷,就算过年了,最多吃个白面饺子鲜豆腐,小孩子们去了也蹭不上多少好吃的。

  也就顾家两口子脾气最好,就算来了小不点儿,也权当客人招待着,有啥好吃的都舍得拿出来。

  再把电视剧一开,没一会儿家里就热闹起来了。

  引的一帮孩子们可劲儿的往他家跑。

  谁家孩子要是找不到了,不用急,去顾家一找一个准儿。

  其实村里还有家里殷实的,在顾家买了电视后,陆陆续续也搬回来过几台。

  不过大家还是喜欢来顾家蹭着看。

  为啥呢?

  一来电视剧在这时候也是个宝贝物件儿,谁家买了也舍不得成天开着。

  这主人家要是不看,你也不能厚着脸皮硬去不是?

  二来有电视的人家就数顾庆海两口子最和善,谁去了也不给眼色,只好声好气的招待着。

  为着这个,常去看电视的几家人还特意的主动平摊了电费——总不能让人家又费电视又耗电吧!

  那多不好意思?

  这顾庆海当然不肯收了,自家现在条件好,女儿姑爷从来不肯花钱,还时不时寄钱回来。

  刚开始顾庆海还怕他两干啥犯法的事呢,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

  再加上自家媳妇儿啥也不好(四声),就好个面儿,有啥好东西都爱瞎显摆。

  而且常有人来也是个体面事儿,谁爱看电视就过来看呗,反正他们两口子也挺爱看,耽误不了多少事儿。

  但收钱这事还是算了,虽然是好心,但别弄到最后,明明是大家一起乐一乐的事儿,却真成了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