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_作者:小二娃(764)

  嘻嘻嘻!

  有句话怎么说呢——在没有比天上掉金子更快乐的事了。

  …

  …

  上海庆丰堂

  前院台上,正当红的旦角儿玉堂春正在唱他的拿手好戏《游园惊梦》,他珠圆玉润的唱腔一出,台下一片叫好声。

  金银角子连带着现大洋、咣啷啷地往台上蹦。

  楼上的雅座里,一个逗着手里八哥的纨绔哥儿往楼下一探,嗤了一声:“我看啊!这梁老板也是个傻瓜蛋子,小金人儿不捧,就捧这么个玩意儿?”

  “他哪有我家墨笙千分之一的……不,万分之一的风采?”

  他一边说着,一边逗了逗手里的八哥:“你说是不是?”

  那鸟叽叽喳喳几声,仿佛附和一般。

  这人忽地脸色一肃,一个翻身跳下雅座,往后台去了。

  一进后台里,金旭东抓了个顶着西瓜头的小子,大喇喇地问他:“你家墨笙呢?”

  那小子被猛不丁地拽住领口,咳嗽了两声,才挤眉弄眼道,“跟爷怄气,在后院躺着呢!”

  金旭东一听这话,脸色反而好了起来,大踏步地找人去了。

  ……

  后院的卧房里,林绪之阴着脸,努力地控制着自己颤巍巍的双手。

  可他再小心,手里的水杯还是晃了两晃,水从里泼了出来,弄湿了他雪白的前襟。

  林绪之低头看了看,眸色又是一寒,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里的那股子邪火,又重新锻炼起手脚的灵活度来。

  他刚颤着手把杯子捉起来,房门忽然“嘭”地一声,林绪之手里的水直接漾了他一脸。

  林绪之面目表情地用袖口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水,看也不看门外的人,只平静道:“滚!”

  来人可能也没料到自己会听到这个,默了一阵子,张嘴嘲讽了一声:“哈!”

  转身就走。

  第345章 民国奇事5

  床上半躺着的人理都没理他, 只一心拿着杯子练手。

  林绪之来这个世界已经有整整十天了。

  说实话, 穿越这么多次, 再苦、再弱、再可怜的主儿, 他都从没怯过。

  这还是第一次,让林绪之刚一挣眼, 就恨不得一头撞死了, 再重来一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具身体,是个梨园行当的旦角儿。

  自小被师父买到了戏园子里, 因为这孩子长得漂亮,声音又极透亮,开嗓后就直接练起了小旦角儿。

  这时候的小戏子跟后世学国粹,扬国魂的小演员们可不是一个待遇。

  首先, 能落到伶当的孩子们,就算是标标准准的伶籍了。

  后来新政府上台,倒是不许分这些了,但戏子们在外人眼里,还是标准的下九流。

  说句不好听的,连十六铺外剃头的,都不怎么看得上他们。

  可这年头,就是下九流里, 还得分个高高低低、明明白白呢。

  同样的梨园行当, 能到前堂开嗓上台的,叫角儿。

  一旦哪天唱红了,那出门在外, 真是一派前呼后拥,一笑倾城的爱豆待遇。

  这样的人,就算是下九流,也是下九流里的白玉堂。

  人咳嗽一声,都有人堂前马后的抢着给他擦嘴巴子。

  可同样是十年苦练基本功,刀面儿贴身藏的师兄弟,有人能红得透顶儿,有人就连台也上不去。

  为了混出头,进了这行当的小孩儿们,不但无一例外都是师父手底下打出来的,还得自个儿晓得用功。

  要不然一学十几年,到时候连个戏台子也上不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原主是被师父买回来的小孩儿,为了吃这口饭,那真是魂儿都入在了行当里。

  有敬业精神,这听起来也不是坏事吧。

  坏就坏在这时候的梨园行业,虽有个别坤旦能嚎一嗓子,但在一众票友心里,那只是个新鲜玩意儿。

  要想听原汁原味儿的好东西,还得听乾旦的韵味儿。

  原主自小就学旦,花旦派的唱、念、做、打、舞。早就深深地融进了骨子里。

  初时师父还会夸他,说他把女儿家的娇媚演得活灵活现,一众票友也爱他的身段、神态。

  所以没多长时间的功夫,就把他捧成了大上海里数一数二的旦角名伶。

  可登台的多了,这娃渐渐地就魔怔了,竟然有了性别认知障碍,打扮、做派、爱好什么的都往这方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