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唯我煌煌大唐_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407)

  没错,路易十六提出的那些福利政策,竟然真的推行下去了,让李嫣目瞪口呆。

  要知道,有些福利政策,就连李嫣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这些福利政策,对国家的财政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在孩子们身上投入,孩子们长大了,自然能够通过工作、通过相应的赋税,把当初的福利投入收上来,可是把福利投到老人身上……

  就是李嫣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为了什么原因,在这方面,她是不如路易十六的。但是,她也很怀疑,路易十六这样的政策,到底能够持续多久。要知道,路易十六的福利政策,并不是靠着国家财政的富余,而是靠着借钱来达成,如果他不能按时把欠债换上,肯定会引起信用危机,再加上他的政敌在背后炒作……

  李嫣都不知道路易十六能坚持多久。

  第215章

  不管怎么样,这个时期的法兰西的福利制度真的可以说,不弱于唐国,因为整个欧罗巴,就只有法兰西的老人有国家提供的政府津贴,也就是有公立的养老金制度。可问题是,法兰西的民怨也是最大的。

  这真的很有趣,作为欧罗巴乃至是全世界福利制度最好的两个国家,法兰西的民怨最大,而隔壁同样福利制度完备的唐国,却没有多少民怨。

  嗯,也许有。

  欧罗巴男人们总是不习惯跟女人一起工作,但是,在唐国,女人出任官职,男人在家里带孩子,好像这样的家庭也不是极少数。不过,即便是这样,铁路工程的重体力劳动,还是以男人为主要劳动力。毕竟唐人的人口比起国内的人口总数还是相差很多。

  但是,从民怨的角度上来说,唐国境内还真的是一片平和,男人们最多在酒馆里泡着的时候嘀咕两句,还要被酒馆的女招待甩脸子,回家之后还不是照样被老婆念叨嘴上抱怨着,可是心里依旧是甜丝丝的多。

  1786年来临的时候,唐国在欧罗巴的国土——除了利穆赞大区——已经完成了铁路网的铺设,而美洲国土,也修建了几条重要的铁路。

  没有办法,美洲的主要工程,还是运河工程。

  虽然这个时候的铁路时速才四十上下,但是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境内人民的出行需要。不止如此,就连原普鲁士境内的那些农民出售自家的甜菜、葡萄酒也用上了铁路,不得不说,这方便了农民把自己的收成卖到王国全境,虽然说,单价也许并没有增加很多,可是对于农民来说,能把收成卖出去,那就是好事情。

  而这一现象造成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普鲁士,不,应该说,唐国的葡萄酒也进入了国际市场,那些荷兰的商人、瑞典的商人、挪威的商人,甚至是俄罗斯的商人,一样是葡萄酒中等级最低的佐餐酒,他们为什么不购买近在眼前的唐国货却专门千里迢迢地去购买又贵运输又慢的法兰西货?

  因为铁路的便捷,使得除非是特别追求品质的高档葡萄酒,否则,唐国境内的葡萄酒肯定是先被人买走。

  问题是,欧罗巴就这么一点人口,而人口决定了市场。欧罗巴的葡萄酒市场就这么大,唐国的葡萄酒异军突起,势必就注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法兰西的葡萄酒的滞销。

  换而言之,伴随着唐国的铁路网的完成,法兰西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量迅速萎缩,而萎缩的结果就是,法兰西的农民,怨声载道。

  没错,民怨不仅仅局限于巴黎了,就连外省,也就是巴黎人口中的内地也出现了抱怨声,而这种民怨伴随着不见好转的葡萄酒销售量由葡萄酒种植区扩散到了整个法兰西。

  没错,葡萄酒卖不出去的不仅仅是卢瓦尔河谷,还包括了巴黎东北方的香槟区!

  葡萄酒卖不出去,破产的葡萄农比比皆是,自然,伴随着破产而来的饥饿,让这些破产农民心中的怨恨更深,甚至变成了仇恨。

  显然,内克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比他更早向路易十六国王反映的人,却不是内克,而是法兰西贵族们。

  再一次,路易十六的御前会议,再度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而路易十六的犹豫不决又再度误了事。

  与此同时,第三次怀孕的李嫣则带着路易·菲利普并诸多臣下,来到太学,旁听太学学生的激烈辩论,而辩论的题目,非常巧合地,跟路易十六那次御前会议的内容一模一样。

  辩论的内容,就是法兰西的葡萄酒贸易对法兰西的政治和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