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唯我煌煌大唐_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443)

  但是丹麦、瑞典、挪威、西班牙、葡萄牙诸国,却跟着唐人喝到了汤,甚至,这些国家境内的贵族们,也被这些高级木料或者是天然的香味,或者是华丽的纹理给迷住了。不止是清国人和唐国人,就连欧罗巴人,也开始消费这些在远东风靡了几千年的名贵树种。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国会经过反复的讨论之后,最后决定,讨好远东那位古老帝国的皇帝,从而换取那个古老帝国的支持。

  他们派出了使节团。

  而与此同时,唐国也向清国派出了使节,因为李嫣认为,是时候跟清王朝正式接触了。

  第236章

  西元1807年六月,比另外一个时空里面提早了整整九年,英国人的使节团到达了广州,而当时的两广总督立刻六百里加急,飞报嘉庆帝,说英王“思念高宗纯皇帝(指乾隆皇帝)恩往,仰慕大皇帝仁圣,遣使进期,以抒诚敬”,还说英国人将在七月到八月间抵达天津海口。

  嘉庆帝当时就表现得有些不耐烦。

  第一,他不像乾隆那么好大喜功,也不像乾隆那么喜欢万朝来贺这个名头。

  第二,从乾隆朝开始,一直到嘉庆皇帝在位期间,英国人在广东沿海地区滋事的事情就时有发生并且频率不小,给他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所以,得到两广总督的奏报之后,嘉庆皇帝一开始就订下了迎接英国使者的基调,“总之,此事朕不以为喜,何必有意迎合夸张,失之远矣。”

  嘉庆还特地通知直隶总督,如果英国以朝贡为名,要求开放口岸,那就先行驳斥,别留客气。

  没错,当时的清政府对英国人使节团的定义,就是朝贡。

  问题是,在英国人看来,他们根本是不来朝贡,而是对中国进行正常的外交访问。

  冲突就此展开。

  清朝甚至已经筹办好了各项觐见事宜,但负责接待使节团的大臣却与英国使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核心就是见到嘉庆皇帝后使者们应该采用什么礼节。清朝方面坚持,英国人必须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且要预先演习。而英国人刚开始的时候要求使用单腿屈膝礼,后来经过争论,英国人决定采用“九跪一膝,九一俯首”,嘉庆帝闻讯后,非常生气,仍然下令督促英国人采用三跪九叩之礼,甚至加派了大臣负责开导。

  唐国的使节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广州的。当时的两广总督的奏报送到嘉庆帝面前的时候,当时的清廷官员跟英国使节团已经就礼节问题扯皮了快一个月了,双方的耐性即将耗尽,负责的官员都想蒙混过关了。

  所以,负责开导英国使节团的官员,立刻想办法跟当时正好在天津的唐国商人接触了一下,知道了唐国人不会介意对嘉庆皇帝使用三跪九叩大礼之后,立刻奏报了嘉庆。

  嘉庆的耐心也差不多了,如果不是大臣相劝,他根本就懒得接见这些在他看来是蛮夷之国的使节。

  就这样,唐国使节团比英国使节团晚了一个多月才到北京,却比英国人更早见到嘉庆。

  嘉庆和清廷原本为英国使节团准备的觐见礼仪,全部用在了唐人使节团的身上。英国人这才发现大事不妙。可是,他们后悔已经迟了,因为他们让嘉庆帝和清廷的官员十分不满,从嘉庆帝本人到下面的大臣,都想晾他们一阵子,下面负责接待的鸿胪寺官员自然是闻而知雅意,跟着怠慢了起来,更别说通报了。

  而与此同时,唐人跟嘉庆帝的接触,让清廷上下也十分满意。

  首先,虽然口音不同,但是,好歹都是用汉字的,语言有错,但是可以用文字交流。

  其次,唐人干脆利落地行三跪九叩大礼,有了英国人做对比,让清廷上下别提有多顺眼。

  再次,唐人大使第一时间就把英国人干的好事都捅给嘉庆帝了,顺便还把鸦片跟英国人绑在了一起,并且怂恿嘉庆帝用死囚进行人体实验,以此来验证鸦片的厉害。

  不得不说,嘉庆帝虽然不够出彩吧,在当时的情况来说,也不是太过昏庸无能的皇帝,再经过一个月的验证之后,嘉庆帝和清廷上下哪里还不知道厉害?

  因此,嘉庆帝就把英国的使节团给轰走了。

  也因为鸦片事件,让嘉庆帝觉得,这个唐国大使的来历似乎有些膈应,但是,他们对清廷的心,还是要肯定的。所以,嘉庆帝接受了唐国的朝贡。

  没错,按照嘉庆和清廷的想法,就是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