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王朝都少不了对这个王朝忠心耿耿的奴才,更别说,满清宫廷里面的宫女本来就是旗人?不过,比起那些旗人宫女,圆明园里的太监,还有那些没名没分的江南进贡的汉人花儿,却在最初的惊诧过后,先投诚了。
当年明末清初的时候,秦淮八艳的爱国事迹就名满天下,华夏的血性,只是深埋灵魂的深处,而没有永远的消失。
如果是穿着新式西装的西洋人,这些宫奴们也许会始终抱持着敌对的心理,可是峨冠博带的唐人?
昔年雍正、乾隆都有在宫廷里面穿汉式长袍作峨冠博带的模样让宫廷画师留影,这些宫人们对汉唐的服饰并不陌生。
很快,满清抛下的宫人们先有了动作,他们自发地清除了那些死忠于清廷的满八旗宫女,然后对李嫣宣誓效忠了。
这是圆明园。
而在京畿、在直隶,李嫣一面追击天理教和出逃的清帝之余,还把一路收拢民心。没错,天理教还要教民缴纳种福钱,可是李嫣,直接大军压境,随军文官第一时间就接收当地官府的文件,并且发放告示,诏告百姓士绅,唐国的法令,不同的身份,拥有的土地有不同的上限,能够无限拥有土地和田庄的,只有女皇!
老北京的百姓都惊呆了。
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个大唐女皇是从哪个角落里面钻出来的,甚至还有人谣传,当年的武则天率领着大军从地下回来了!
大唐盛世,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大唐明君,
李世民,武则天,以及,唐明皇李隆基。
大唐对华夏的影响有多重,根本就无法用语言表达。对于这个时候的华夏百姓来说,眼下有田地可以分,孩子可以送进学堂,还有口粮可以拿,能不高兴吗?
都跟过节一样。
那些士绅,有的化整为零,把土地分给族人,有的人,更机灵,不但拿出了家族的花名册,还把多余的土地交了出来。
负隅顽抗的家伙,结局自然是不用说的。
也不得不说,满人的金钱鼠尾和瓜皮小帽真的是太丑了,当大唐霓裳再度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目瞪口呆。
虽然很多老古董都在背地里骂唐朝女人伤风败俗,可是没有人能否认这不是大唐的余辉!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山东的孔家。作为被清廷礼遇的孔夫子的后裔,满嘴的礼仪道德已经是深入骨髓了,他们甚至喷上了带队去找他们的那位军娘和她的二小姐副将。
山东孔家立刻倒了大霉,因为他们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大约是孔夫子名声太胜,以及清王朝对读书人的笼络,使得孔家虽然是读书人的精神象征,可实际上,他们在当地的名声并不是很好。平日里欺男霸女的事情也没少做,然后……
然后就被抄了。
别忘记了,因为科举制,孔家的地位才步步高升,而对于举荐制有的时候比科举制更好用的大唐人来说,孔夫子后人算个屁!
“就冲着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老祖宗的棺材板就盖不住!”
那是那位二小姐的看到当地百姓的请愿书里对孔氏家族的所作所为的描述之后,对当时的那位衍圣公说的唯一的一句话。
孔家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别的地方了。
天理教的确严重破坏了京畿地区,包括河南、华北平原、齐鲁平原等诸省的经济和生产环境,却也方便了李嫣和唐人接手这些地方。
要知道,当年的法兰西也因为大革命而满目疮痍。这也是为什么李嫣会选择提早起兵,因为她知道,这个时候回到华夏,扯起复国的大旗,花费的代价最少。
至于清帝,如果是天理教,他还能够留在避暑山庄,但是李嫣的出现,只能让他的小朝廷不断地西逃。在这个过程中,他调遣来了蒙古铁骑,可以说,那是清廷心目中最精锐的部队,但是,这支部队甚至根本就没有冲到李嫣的部队面前。
不是说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不够优秀。相反,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其实很优秀,他甚至避开了李嫣的先锋部队,而选择了混血儿们组成的府兵,或者说,辅助兵团下手。
只可惜,科技力量上的绝对差距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三排骑射,这支清廷最精锐的部队,甚至没有冲到府兵前方一百米范围之内。
李嫣的部队就这样,撵着清廷往西进发,清廷几乎是慌不择路地闯入了西安。沿途的那些国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让给了李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