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唯我煌煌大唐_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542)

  李隆基的脸色,慢慢地变了。

  他想起来了,当年也是如此。当年,他在平乱之中建立功勋,压过了大哥李成器的风头。明明当年他们的父亲睿宗皇帝第一次登基的时候,就立了李成器为太子,也就是因为他李隆基的功劳很大,导致了他们的父亲第二次登基之后犹豫不决。

  然后,是他的大哥,他父亲的嫡子,亲自到当时的睿宗皇帝面前请辞,这才有了他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什么长幼有序、规矩礼法,这都不重要。当年李成器就是这么劝睿宗皇帝的,也就是因为这些都不重要,李隆基的母亲才会被追封为皇后,而李成器才会改名为李宪。

  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良久,才听李隆基道:“大哥,你也认为,应该要追封王氏和秦氏为皇后吗?”

  李宪没有回答,而是道:“那一年,我记得,你才七岁,宫里忽然来了诏令,把我们兄弟二人,还有三伯家的几位堂兄都召进了宫。然后,我们就这样,在宫中被关在了宫中,不得出,就连我们的母亲被秘密杀害,也是别人告诉我们的。”

  李隆基道:“我记得,那时候,我已经是九岁了。我母亲身边的侍女向武皇告发,说我母亲诅咒武皇。所以,我的母亲,大哥的母妃,都就被秘密杀害,至今都不知道尸骨何处。”

  “我们在宫中被幽禁了整整七年,七年之后,武皇年事已高,接回了中宗皇帝,立为储君,而父皇则被封为相王。”

  “我恨武皇,又怕她,还钦佩她。所以,看到武氏在我面前乖巧恭顺的模样,我就会很高兴。”

  好吧,这就是症结所在。

  武惠妃是特别的,但是她的得宠,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她是女主武皇的侄孙女儿。

  症结解开,自然是不用多说,李隆基也不会再犹豫。

  不久之后,王皇后被追封为贞仁皇后,李嫣的母亲清妃秦氏被追封为贞仪皇后,改葬敬陵。至于武惠妃,则以妃礼下葬,只有她的亲生儿女为她服丧守孝,其余的皇子皇女,则无需替她披麻带孝地服丧。

  同时,李隆基也恢复了三王的名誉和身份。

  大唐改元天宝。

  看似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是从那以后,李隆基就不再开怀,也少见笑容。

  然后,就仿佛命中注定一样,寿王妃杨玉环,就进入了李隆基的视线。

  一切就仿佛命中注定。

  李隆基先是命令杨玉环出家,做了女道士,号称太真娘子,然后让儿子李瑁另娶韦氏为王妃。并于天宝四年,立杨玉环为贵妃。

  一切仿佛就那么天经地义,就连李瑁和他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们也说不出话来。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一切的背后,就好像隐隐有一只手在操纵,而操纵这一切的人,毫无疑问,有且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们同父异母的姐妹,大漠霸主,李嫣。

  不止李瑁兄弟姐妹几个是这么想的,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有不少人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以为,李嫣这是故意在羞辱死去的武惠妃,因为武惠妃的罪行,足够鞭尸!

  当然,比起唐皇李隆基好色到要抢儿子的妻子,这样的理由,显然更加令人信服。

  咸宜公主的满腔悲愤,全部往李嫣身上去了。

  她悄悄地跟丈夫杨洄商量,要怎么做,才能出一口恶气。

  杨洄摇了摇头,道:“殿下,胳膊拗不过大腿,这可是老话。珠玑公主拳头硬,连陛下都奈何她不得,你还能如何?!”

  咸宜公主大怒,道:“不,我不信!只要我哥哥成为太子……”

  “殿下,珠玑公主是不会让寿王殿下成为太子的。当然,盛王殿下也没有可能。”

  “你说什么?!”

  咸宜公主惊呆了。

  杨洄道:“殿下,臣以为,殿下最多也只能让万岁不立太子。但是,一旦万岁想立太子,无论是哪个皇子都可以,唯独寿王殿下和盛王殿下不可能。”

  不仅仅是因为如今的贵妃娘娘,还因为如今的大漠霸主,珠玑公主李嫣。

  没有人比杨洄更清楚,这个世界之上权势的重要性。

  就拿他的岳母武惠妃来说吧。当年唐皇宠他的岳母武惠妃,把四妃精简到了三妃:惠妃、丽妃、华妃。而他的岳母就是三妃之首,就连太子的母亲都只能在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