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殿下。”
即便不能立马看到实质上的变化,但是,称王,可以在气势上压制这东面和西面的诸多敌人,还能够鼓舞士气。
张裕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了:“殿下,要与人争,不难,但是要与一方水土千百年来凝练下来的习俗相争,却是极难的。您让那些人去打草养羊,让他们采矿挖煤,就等于是夺了他们建功立业、改变自己的机会。殿下,下面已然议论纷纷了。”
“原来如此。好吧,此事,我会考虑。”
坐在主公这个位置上就是这一点不好,很容易跟子民产生距离,从而跟子民割裂开。虽然李嫣很确定,人类生来就喜欢躲懒,就是因为想偷懒,想省时省力,才会发明如此之多的器具,但是,李嫣也承认,大漠各族千百年来都是把战争和杀戮当成晋升之阶,这个观念,深入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的灵魂之中。自己让这些民族的子民放下武器,去做他们心目中奴隶的活计,却把出战的机会留给了她直系的军队,日子短还好说,可日子长了,那就难说了。
想到这里,李嫣给政事堂和枢密院发去了教旨,让他们把辅兵给正式定下来。其实李嫣的军队之中早就有了辅兵,而这种辅兵,其实往往就是发动突袭战时候的炮灰或者是敢死队。很多时候,是军队之中“自愿”抽签决定,但是更多的时候,要么是俘虏,要么是刺头儿担任。当然,辅兵的死亡率比起其他兵种,也是相当高的。
除此之外,李嫣的小朝廷之中,还有相当多的建筑兵种。只不过在那之前,她麾下的建筑兵种跟军队中的敢死队并没有分开。而这一次,李嫣想要做的,则是把这两个兵种真正地区分开来。
建筑兵种之中有很多出色的匠人和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的学徒,这些人,会成为李嫣的国家进一步发展的中流砥柱。让这些人跟炮灰一样折损在战场之上,实在是太可惜了。
张裕见李嫣避开了话题,非常无奈,不过这道教旨,立刻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长孙岚程晚晴等武将需要练兵且不说,裴徽音和裴冕便成了第二批来请求李嫣称王的。
听了他们的请求,李嫣看着这不是兄弟却以兄弟相称的两人,沉默了半天之后,这才淡淡地道:
“两位认为,本宫现在称王,是好时候吗?”
裴冕一震,忽然道:“公主难道是想,让陛下封您为王?”
“我是这样想过。”
李嫣承认了。
裴冕立刻行礼,道:“殿下,在我大唐,诸王能开府,公主亦能开府。而殿下,早以开府。”
李嫣淡淡地接口道:“可是我这个开府,却不那么符合程序。”
简单的说,别的公主开府,先拥有法律上的资格,然后得到相应的法律文件——这个法律文件往往就是李隆基的诏书——然后按照这份文件委任自己的属官,完成开府这一事实。
可是李嫣呢?作为唐皇李隆基的女儿,跟别的公主一样,她的确从一出生就拥有开府的法律资格,这是唐律赋予她的资格。但是,她始终没有拿到相应的法律文件,也因此,她的公主府是不完整的,唐皇李隆基给她的诏令是让她和亲,关于开府的文件,却是没有的。而当年的武惠妃处处克扣她的配置,也使得她的公主府并不完整。别的公主有侍卫,可是她当年的卫士,不过是押解她离开长安离开玉门关的狱卒而已。
裴冕立刻听明白了。
很多事情,公主一直很介意。
裴冕道:“可是殿下,这些对于如今的您,很重要吗?”
李嫣眯起了眼睛,等待他继续往下说。
“恕臣斗胆,您是大漠的女王,如果您犹豫,有可能错失良机。”
李嫣终于笑了:“是本宫魔障了。”
不管怎么说,李嫣在水晶界看到有关李隆基的那些史书、资料的时候,她可是一度不敢相信,她的父皇会变得那么色令智昏,以致于短短的十年时间,大唐就由开元盛世走向了安史之乱。
所以,刚听说杨玉环的时候,李嫣甚至有一股冲动,想要先弄死了杨玉环。
可是李嫣自己也知道,安史之乱,根本的原因还在意李隆基本人,杨玉环固然有责任,却不是主因,她不过是一个诱因而已。没了杨玉环,最后还是会有其他人。
只是未来的安史之乱,终究成了李嫣心头的一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