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涉及到了自己的娘家哥哥,还有李嫣,杨玉环在思考了好几天之后,也有了决断。
这日,李隆基下朝回到后宫,杨玉环就表示,她有礼物想要送给李嫣,因此,想请李隆基借人给她。
李隆基大奇:“好端端的,你怎么想起给她送礼物来了?”
杨玉环道:“还不是我那哥哥,被钱财迷了心窍!竟然惦记起阿嫣手里的玻璃方子来了!阿嫣在北面有多艰难,别人不知道,我们会不知道?她全靠着这玻璃方子攒军饷,控制着大漠呢!若是没了她,这大漠也难说不会诞生又一个回鹘!所以,我给她预备下了厚礼,一来是为她的孩子庆生,而来,则是让她放心。”
李隆基一愣,继而笑了:“好端端的,你怎么想起这个来了?”
杨玉环就指着高力士道:“是冠军大将军上次跟我说的啊。以前,大漠上的霸主是突厥,当年太宗皇帝都不得不跟突厥可汗结为异姓兄弟,突厥式微之后,回鹘崛起,一统漠北,成了大漠上数一数二的霸主,以致于万岁不得不以阿嫣和亲。也亏得阿嫣能干,灭了回鹘,我大唐北疆这才安生了几年!如今,皇甫将军坏了事儿,朝中无大将,安禄山固然好,可终究是外人。哪里比得上阿嫣是万岁的亲生女儿!想我大唐,之前只能赐予回鹘、吐谷浑、吐蕃等诸多邻国丰厚的财帛才能换取边关的安定。如今有了阿嫣,北面少了多少事儿!更别说,这么多年,阿嫣没向朝廷要任何赏赐,反而年年进贡。虽然东西是不值什么。可是难得的是这份心!”
李隆基看着娇嗔的杨玉环,笑道:“果然是高力士会说的话!”
高力士听说,立刻躬身答道:“陛下,公主殿下是有些小脾气,可是这大义上却从来没错过。”
李隆基听说,点了点头,道:“是啊。如果不是她,朕也不可能跟如今这样逍遥自在呢。”
李隆基为什么能耽于酒色,一个劲儿地宠着杨玉环?不仅仅是因为他年迈昏聩,还因为如今朝中无大事,所以他格外放松。
就跟现在这样,李嫣东克奚族,西临吐谷浑和昭武九姓,使得大唐北方压力大减,竟然只需要全力对付吐蕃就够了。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李隆基思考了好一会儿,最后作出了决定:
“罢了,别的东西,怕是不能安那丫头的心。既然大漠已经在她的掌控之下,这朔方军也形同虚设。就封她为朔方节度使统领朔方军吧。”
开元天宝年间,大唐有十大节度使,其中朔方军和朔方节度使负责的,就是灵州一带。如今,李嫣灭了回鹘,一统大漠,大唐北方再无威胁,这朔方军自然就形同虚设了。
因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朔方军的补给也好,人员也罢,多年来一直不齐。因为财政的关系,大唐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粮。如今有了李嫣,朔方军既然已经形同虚设,那么,把朔方节度使跟几乎半空的朔方军一起交到李嫣的手里,也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对于高力士的眼光,李隆基还是相当信任的。
更别说,还有杨玉环,她竟然对李嫣如此亲近。
狄仁杰游说武皇的故事,杨玉环都听说了,李隆基如何不曾听说过?李嫣,终究还是他的女儿。
反正大唐也不是没有过领兵的公主,如今再多一位,也不算什么。
第313章
这道诏令下达,群臣议论纷纷,反对的人还真不少,而反对者反对此事的理由,基本上是因为,李嫣是公主。
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就是其中之一,他甚至当众表示:“牝鸡司晨,国之不祥也!”
不想,一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竟然什么都没有说,而是选择了按时回家。
这让他的儿子和亲眷们非常惊讶。
他的儿子太常少卿李屿就非常疑惑,跑来请教父亲:“父亲,镇国公主与父亲不睦,由来已久。父亲为何什么都不说呢?”
李林甫看了看他,答道:“太子殿下和镇国公主都与我不睦,只不过,镇国公主在外,而太子近在眼前。”
“父亲的意思是?”
李林甫道:“是时候收拾王忠嗣了。”
“父亲?”
看见儿子还如此懵懂的模样,李林甫非常生气,道:“你还不明白吗?陛下宁可把朔方军交给镇国公主,就是对王忠嗣不满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