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漂亮!”李莫愁看着街边的灯笼惊叹连连,她自幼生活在古墓里,还从未见过这么多新奇的玩意儿呢!
“你喜欢哪一个?我送给你吧。”花满楼淡淡微笑,他着实很喜欢天真单纯的李莫愁,像这样干净的姑娘,当真是世所罕见了。
“真的?谢谢你!”李莫愁眉眼弯弯,俏丽的脸上露出两个梨涡,不过她看了看那些灯笼,又皱起了眉:“它们都很好看啊,我该选哪一个呢?”
“不如这一个吧!鸳鸯成双,祝公子心想事成!”买灯笼的小贩提起一个画着鸳鸯的灯笼,自以为是的卖着助攻,脸上露出大家都懂的笑容。
“这!”花满楼脸一红,知道摊主这是误会了,刚想解释,不谙世事的李莫愁就欢快地应答道:“好啊好啊!那就它了!”
这一下可把花满楼的话给堵住了,叶静秋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让花满楼的脸又红了一次。
买完灯笼,一行人顺着街一路走下去,忽然发现前面有一大群文人雅士聚集,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幅画。画上画着一个佛陀和一个姑娘,佛陀闭着双眼,面容沉静慈悲,仿佛世上没有什么诱惑他。
此画乃是前朝高僧所作,周围人纷纷赞叹,高僧佛法高深,视红颜为枯骨,叶静秋却笑了一声,退出人群,其他三人也跟着出来了。
接下来,一行人又逛了一会儿,就租了一条客船回去了。走到半路上,圆业问道:“师父,刚刚看画的时候我听见你笑了一声,你不赞同这些人的说法吗?”
花满楼和李莫愁都好奇的看着叶静秋,只听她道:“若真是心无魔障,美人和花草树木又有何区别,为何要闭着眼睛?避而不见,无非是不敢见,怕见了就毁了修行。”
江面上一阵沉默,唯有水声淙淙,仿佛是一声叹息。唯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叶静秋等人走后,又有一位青衣男子来到了市集中,看到了那幅画。他讽笑一声,澹澹青山般的眉眼露出冷傲的锋芒来:“心里藏着爱,口中还念什么阿弥陀佛?”
说完,男子不顾众人的阻拦,拿起一旁的毛笔为佛陀打开了双眼,那温柔的眼眸,含笑望着姑娘。
周围的人都气愤难当,指责男子毁了高僧的画,画的主人却长叹一声,将画送给了男子:“千金难买一知己,此画已在这里摆了数年,从没有人能看懂高僧的意思,不想却被先生一眼看破,想来是和先生有缘。”
青衣男子拂袖而去,连一个眼神都没有施舍给对方:“如此懦弱之人,我又岂会和他有缘?今生今世若再让我遇见她,便绝不会放手!”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都猜到这是谁了吧,不过这俩人还要好久才能遇到
佛陀和美人,大家可以当做高阳和辩机
第10章 侠客行
金乌破晓,百鸟啼鸣,又是一日清晨,花满楼特意带着叶静秋她们走了两条街,去吃这世上最好吃的面。
“最好吃的面?比御厨做的还好吃吗?”李莫愁好奇的问道。
“只怕圣上亲自来了这里,也永远不能忘怀这碗面呢!”花满楼的笑容中透着一丝神秘,让众人更加好奇。
远远就看到许多人在一个面摊前排起了长队,一行人排在队伍的末尾仔细打量,想看看这里的面到底有何奇特之处。
只见晨光微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在抻面,他一身灰褐色布衣,袖子高高挽起,看起来干净整洁,那双树干般满是皱纹的手沾满了面粉,十分灵巧地把面拉成了细丝。
面下锅,在翻滚的沸水中闷煮着,犹如柳丝舞动,撒入一把嫩绿的葱花,再加入生姜和酱油调味,一碗面就做好了。这时老爷爷再来煎蛋,圆滚滚的鸡蛋混着蛋清落在锅里,不一会儿就变成了金黄色。
一切仿佛是一幅画,而比这更引人注目的是,老人的腿断了一只,一边的裤管下面空荡荡的。老人身边还有一只三花猫,也少了一条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一锅面做好,老人用瓷碗一份份装好,叫了一声,猫儿就爬上他的肩头。
“笑口常开面,吃了笑口常开!”清风吹来,诱人的面香扑鼻而来,眼前一人一猫皆是垂垂老矣,一腿残疾,却开心地笑着,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线,接过面的客人不禁都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