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同人)尔若有情,守得云开见晴(延禧攻略)_作者:水镜妆(28)

  “少爷说,怕少夫人在圆明园里身边没有习惯使唤的人会不方便,所以让奴才过来陪您。”杜鹃如实说道。

  尔晴闻言并未说什么,既然他让杜鹃过来,应该是和太后请过旨了,否则傅恒不会擅自做主塞一个人进圆明园。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虽说是远离紫禁城,但中秋佳节还是要好好地过,身边有璎珞尔晴几个陪着,太后的心情也甚是愉悦,早早的,璎珞就安排宫女太监们在园子里挂起了各色的灯笼,太后还特意吩咐让璎珞尔晴几人自己动手扎一个灯笼,到时候要评一评,好看的有重赏。

  尔晴这头还在为这个灯笼为难,杜鹃就不知道从哪提着一盏灯笼过来。

  “少夫人,这是少爷送过来的灯笼。“

  尔晴一看,是一盏精致的素色纱面宫灯,一共有六个面,每一面都写了一首情诗和一副与诗相得映彰的画,尔晴一眼就看出灯纱上的图和字是傅恒的亲笔,却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让杜鹃放到一边,自己继续琢磨怎么扎灯笼,杜鹃见尔晴这样的态度,忍不住心中一泄气。

  当天晚上,太后一行人晚膳之后,就逛到湖边赏月吃酒,说笑猜谜很是热闹,宫女们做了不少花灯放在湖面上,尔晴几人也兴致勃勃地过去一同放花灯许愿。

  傅恒站在阴影处,遥望着远处的人儿,不知明玉与她说了什么,尔晴忽然盈盈一笑,星子般的眸子顾盼生辉,合掌闭目许愿时,傅恒忍不住在想,她许的愿中,是否有自己?

  花灯火光点点地摇曳在河面上,远远望去,如墨夜繁星,璀璨夺目。

  夜深后,众人散去,尔晴回到寝屋,杜鹃将傅恒送过来的那盏宫灯点亮,挂在房里,尔晴见了并没有说什么,桌面上又放着一封家信,信封上写着:吾妻亲启。

  自打尔晴到了圆明园之后,每隔五日,傅恒就让人送一封家信过来,先前竟还让明玉转交,为此明玉还没少取笑她。

  信的内容,与之前的几封相似,提到的是福灵安和福隆安的近况,还有就是傅恒表达相思情意的内容,尔晴自动忽略而过。

  看完信后,尔晴一时间思绪万千,她把椅子移到窗边坐下,靠着窗棂,望着外头的圆月发愣,不知不觉打起盹。

  从门口走进来一个颀长的身影,将披风搭在尔晴的身上,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轻拂过白皙的脸庞,似清风徐来的亲昵。

  忽然一阵凉风吹来,尔晴打了个颤,睡意都没有了,看到自己身上披着一个绀青色的披风,尔晴若有所思地看向门口的方向,却只见几盏摇曳的烛灯,再无其他。

  门外,傅恒交代道:“以后少夫人坐在窗前,你一定要留神,她常常犯困,仔细别吹了风。”

  杜鹃连忙点头应是,而后看着傅恒离去的背影暗暗叹气。

  ☆、第十四章

  圆明园

  自先皇登基,圆明园扩建之后,无论是先皇在世时还是当今皇上继位后,都时常驾临圆明园散心游玩,因此留园侍奉的太监宫女人数并不少,园中各处的景点都有人打理,园中不但种植了百余种花草树木,还引进培植了江南的梅花,塞北的敖汉荷花,五台山的金莲花,新疆的桑树等各地特色的树木花卉,所谓“二十四番风信咸宜,三百六十日花开竞放”,说的就是圆明园四时不尽的繁花、蓊郁葱茏的绿树,与层层冈阜、潺潺流水和鸟语禽鸣。

  圆明园中种植了荷花菱花的莲池取名“芰荷香”,此处是尔晴最喜欢游玩的地方,她到圆明园时,恰好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凉亭立在莲池之上,若要上去,需小太监撑着小船相送,凉亭的四周都被莲叶荷花环绕,波面粼光,碧叶倒影水中,青翠欲滴,若有秋风吹来时,便会传来阵阵浥浥清香,沁人心肺。

  无论是在亭子里观景还是画画,都颇有几分诗情画意,尔晴就常常于这亭中画荷花莲叶,虽然不精此道,却乐而不疲,偶尔还自己摇着小船穿梭于其间,偏偏璎珞觉得无趣,她倒是更倾向于在这莲池中钓鱼,明明都是观赏的锦鲤,却要小厨房想法子做菜,惹得太后都说她惯是会刁难人。

  这天晌午,尔晴刚小憩醒来,哄着福康安在榻上玩耍,只见杜鹃使唤着一名小太监抬着一个脸盆大的白瓷盆进来,尔晴觉得稀奇,凑近一看,原来里面养着几株小巧的碗莲,小巧喜人,杜鹃还让小太监摆在临窗的书案边上。

  “这是?”尔晴好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