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庄微微一愣,沉吟道:“皇上是要……”
甄嬛示意她噤声,道:“皇上已经决定动手了。我这幅身子留在宫里,反而会坏事。”她轻轻抚摸着小腹,不言而喻。
眉庄略惊讶半晌,方赞同地点头:“若是如此,确实要快些。你放心,只将予泽交给我照料吧。我如今算是半个太后眼前的人,庇佑两个孩子是足够的。你……也务必小心。”
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后的日子,乔选侍果然赢得玄凌欢心,连带着皙华夫人也得了贤良的名声。她也是太心急了,唯恐他日再度失宠,加之连失丽贵嫔和曹琴默两员大将,皙华夫人不愿重用官宦高门之家的女子为己所用,怕日后分宠太多无法驾驭,因此选了这个乔氏。
然而乔氏虽然有几分小聪明,也有几分美色,不过却只是个庸才,不足以成大器。若非玄凌此刻有心利用她麻痹皙华夫人和慕容家,怕是也不能看在眼里的。
而宫外,甄珩也终于和汝南王一党越走越近。听温实初传回来的消息,汝南王似乎对甄珩寄予厚望,甚至因此与慕容家有些矛盾。
直至端午节上,玄凌在上林苑的揽月台上设宴,各个亭台楼阁皆悬了绢红明火的宫灯,照得太液池一池碧水皆染上了女子醉酒时的酡颜嫣红,波榖荡漾间绮艳华靡,如一匹上好的蜀锦。
在座后妃由皇后起一一向玄凌举杯祝贺,说不出的旖旎融洽风光。皙华夫人伴在玄凌身边巧笑倩兮,丰姿爽然,艳丽不可方物,满殿的光彩风华,皆被她一人占去了。一个错眼恍惚,依稀仿佛还是在往年,她是没有经过任何波折,一路坦荡风光的宠妃。
——然而终究今时不同往日了,连皙华夫人自己也知道,乔选侍就是最好的证明。
席间言谈往来,也不一一赘述,反正也就是甄嬛假装狂妄,连上甄珩的失德也被翻出来,被玄凌罚去了寒心堂思过,予泽交由眉庄照料。
寒心堂与无梁殿的地理位置差不多,但设施相对好些,也是四面环水,只能以小舟通行。这也是玄凌之心,唯恐伤及甄嬛的身子。一应供应、补品甚至是请平安脉的温实初,都借眉庄之名遣了小厦子护送过来悄悄地避开宫中众人,皙华夫人也无心留意。
在寒心堂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安逸,每日里只对着阔大的宫殿和几个宫女内监,所能做的,不过是绣绣花、看看书,和槿汐等人在一起说话解闷,偶尔高兴的时候,一起研制几味小菜和点心,自己取乐。
靠着书中的记忆,甄嬛并不十分担忧,甚至如今的把握比书中更大,书中甄远道和甄珩可没有甄嬛出谋划策。
况且还有玄清——他已经被玄凌遣去了边关,名为赞襄事务,他在军中整日醉酒,似乎只是找个名头游山玩水,实则麻痹汝南王以瓦解他的军权。甄珩则是在汝南王麾下,伺机获取党羽的名单。
一切都在皙华夫人的如日中天里悄然进行。
好消息的传来是在九月份,论理这时候新人已经要入宫了,只是今年玄凌以太后卧病之由延期。天气一天天冷了,甄嬛却越发爱睡,直到辰时才起。
那日的阳光特别好,甄嬛歪在絮了驼绒的软榻上,看着流朱和沐黛把被褥都搬了出去放在太阳底下曝晒,时不时拿大拍子拍一拍,便有尘灰蓬勃而起,迷迷茫茫的如金色飞舞,有些微的呛人味道。
忽然遥遥见湖上有船队驶来,彩旗飘扬,甄嬛知是到了,握着袖中一把小小的匕首想,这算不算是霸王别姬?
而船靠了岸,迎来的是正是李长的徒弟小厦子,他满面喜色,只说了两个字:“成了。”
槿汐连忙搀着她起身,甄嬛明知一切都好还是问道:“皇上可是一切无恙吗?”
小厦子忙磕了个头,道:“皇上万无一失,龙体康健。皇上口谕让奴才迎娘娘回宫,赶紧着吧。”
心腹大患的汝南王果然还是除了,甄嬛一时有些慨叹。天家富贵,兄弟阋墙之祸,果真也就是这般无情。时也,命也。
说起来,汝南王还是不如玄凌心狠。若换了玄凌,莫说妻儿,便是太后被人用作人质也不会轻易投降。正经造反就造反,偏还放了这些感情进去,便是注定一个输字。
而此番介入政变的玄清,让玄凌知道了他有调兵之能,恐怕他的处境只会让玄凌忌惮了。有了汝南王这个前车之鉴,玄清生母为舒贵妃,又是先帝器重的儿子,玄凌的猜忌怕会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