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儿,婧儿,怎么还发起呆来了。”
“唔,”梁婧偏头道:“殷儿,你来找我,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地方?”
王殷儿道:“心儿家前几天不是挖了一地红薯么,如今晒足了三天,肯定够甜了。咱们一起去小山上窑红薯,做竹筒饭吃。”
梁婧眼前一亮:“那敢情好,咱们去叫上秦姐姐和邢姐姐,一起玩去。”
王殷儿的嘴角耸拉下来:“两位姐姐啊,她们都不去。”
“为什么?今儿休息啊。”
“我去找邢姐姐的时候,她正在提笔写字,写了一张又一张,说是为下一季的新玩偶做准备,我看她忙得不亦乐乎,只略提了一下,果然邢姐姐是不去的。而秦姐姐么,似乎最近肚子不大舒服,董婶拘着她,不让她乱吃东西。”
“这样啊,”梁婧道:“等董婶回来掌管针织坊,两位姐姐就都闲下来了。”
王殷儿道:“按理说秦姐姐和董哥哥的婚事都办完了,可董婶还是没有回来的意思。”
梁婧没有多想,道:“休息得舒服了罢。既然她们不去,我们自己去。”
王殷儿笑:“你不等你的酱牛肉么?”
梁婧闻言,找了纸笔写了一张纸条,笑道:“好了,等哥哥买回来,叫他给我们送去。”
王殷儿咋舌,这哪是哥哥呀,就是个跑腿的。梁婧可不管王殷儿的想法,拉着她兴冲冲地走了。
细软的粉色轻纱轻轻摇曳,锦阁中央,一只巨大的葡萄藤花鸟纹暖炉溢出阵阵香风,直熏得人骨头都要酥软了。轻纱之后,一位身着软烟轻罗的佳人在抚琴,低首回眸,露出一段雪白纤细的脖颈。前襟开得极低,似乎能看见一段旖旎风光,引人遐想。
她抚弄了一阵,婉转唱道:“谁道闲情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却是一曲《鹊踏枝》。
侧卧在锦榻上的凌雷饮了一口冰镇杜康酒,对轻纱后的佳人道:“如梦姑娘,哥哥我就在这里,你还唱什么新愁啊。”
如梦从轻纱后转出来,一边给凌雷斟酒,一边甜甜地笑。她本有一对深深的酒窝,一笑起来,让许多男子想溺在里面。凌雷也甚为喜爱她的酒窝,伸手细细抚着。
如梦哎哟一声,嗔怪地打开他的手,道:“这曲子是翩鸿先生新谱的,给雷哥哥听个新鲜,有你在,我自然无甚新愁。”
凌雷握住她的腕子一用力,如梦没骨头似的倒在他怀里,两人嬉笑一阵,忽地外面敲了几下门。凌雷顿时有些不悦,道:“什么事?”
鸨母在外头赔笑:“凌公子,不是妈妈我没眼色,是外头有一位梁公子说是您的挚友,在门外候着呢。妈妈是怕怠慢了客人,所以来和您说一声。”
“梁公子?”凌雷倒没有生气:“是他,请他进来。”
鸨母轻舒一口气,还好她在风尘之中摸爬滚打那么些年,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门口那位公子虽说衣饰不甚华贵,但他没说谎。
梁临笑意盈盈地走进来,提着一篮子新鲜的杨梅,那杨梅个个大如拇指,艳红欲滴,用一层碧绿的叶子托着,甚是好看。
“哟,好新鲜的杨梅,闻着味儿就想吃。”
梁临笑道:“听闻凌大哥和如梦姑娘都喜欢吃杨梅,我就摘了一些来。”
如梦笑道:“现在外面卖的杨梅都没梁公子手上的好,梁公子从哪里得的?”
凌雷笑道:“康平田庄物产丰富,有些新鲜的杨梅也不稀奇。”
如梦偏头想了一下:“难道你就是青烟妹妹口中常提起的那位梁临公子?”
梁临闻言笑道:“有幸与青烟姐姐见过几次,难为她还记得我。”
如梦轻掩罗扇:“见过几次青烟妹妹就念念不忘,可见梁公子是个会讨女孩子欢心的,今日一见,果然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 过完年了,也该更新了,捂脸!
☆、第四十三章
凌雷斜着眼睛道:“我说梁临,叫你来可不是为了呆坐着的。日长无趣,须得玩些花样才好。平常的那些,我早就看腻了。”
梁临从小到大,玩乐这一项从来难不倒他,当下道:“如今天热,正好绿柳山庄有个绿柳亭,那里凉爽宜人,不如移步去那里。此外,还要四个小子,四个姑娘随着我们一起,好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