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_作者:卞时雨(157)

  ☆、商议

  坐在正中间圈椅上的男子愣了一下,刚想说些什么,他身旁坐在侧边圈椅上的男子却摆了摆手,制止了他。侧边圈椅上坐着的正是许久未见的张居廉。

  “风起云涌观后海啊。”张居廉被识破了也不见窘迫,撑着方桌哈哈一笑,“忠阙,你这么费尽心思地想见我,可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

  没有张居廉的指令,王单海仍旧用力地将罗怀夏踩在地上。罗怀夏喘息了一下,抬眼凉凉地瞥了王单海一眼。王单海被他看得有些汗毛竖起,但还是没敢收回腿。

  张居廉慢条斯理地开口:“王单海,还不快请罗世子起来。”

  王单海这才松开力气,俯身想扶罗怀夏起身,罗怀夏却灵活地避开他的手,自己用力一撑站了起来。

  罗怀夏抖了抖袍子,细致地掸了掸早已脏得认不出原色的麒麟服,自己拉开圈椅坐下,“学生以为,张大人大动干戈地请学生到您别院小住,才是有事相商。”

  张居廉被一个小辈反唇相讥也不见恼,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没有言语,只是盯着罗怀夏不说话。

  罗怀夏也大大方方地任由他打量。

  过了一会儿,还是张居廉先说话,“忠阙,你是想要自己的前途,还是整个定国公府的前途?”

  罗怀夏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抬起头看着张居廉,沉默不语。

  张居廉端起方桌上的茶盏,浅浅地抿了一口,用茶盖轻轻敲了敲杯壁,“忠阙啊,你可知道,你现在是在为了博取自己的前程而牺牲定国公府的前程啊。”

  罗怀夏拧起眉头,并没有被张居廉的话语吓倒,平静地说:“学生不是很明白张大人在说什么,还请大人明示。”

  张居廉笑了笑,“这回宫变,兵部尚书赵大人本该带着京城三大营的人来支援。结果宫变结束了赵大人还在家里睡得沉。于情于理,这兵部尚书都不该由他来做了。”

  罗怀夏垂下眼睛,不知道张居廉为什么忽然要和他说赵寅池的事情。

  张居廉继续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明天定国公就要回京述职了。”

  罗怀夏眼皮跳了跳,抬起头看向张居廉。他这是什么意思?现在突然提起罗绍勋,难道他是在暗示……

  张居廉看出了罗怀夏情绪的波动,了然地翘了翘嘴角,“忠阙,你是个聪明人。殿下现在还没有登基呢。就算他登基了,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又如何顾得上你呢?”

  张居廉这回与其说是在威逼,不如说是在利诱。罗怀夏有些嘲讽地在心底冷笑,真是时过境迁,一手遮天的张居廉现在转过头来也想和罗家合作了。

  “张大人什么时候这么慷慨了?殿下是不是自身难保,能不能顾得上学生,张大人这么关心?”罗怀夏也冲张居廉笑了笑。

  张居廉摇了摇头,“忠阕,老师都这么坦诚布公了,你还要和老师耍心眼吗?”

  罗怀夏收起笑容,“学生有什么资格同老师耍心眼。老师要做的事情,自然是容不得旁人置喙,有哪次不是照着老师心意达成。学生只是想请张大人您这回能告诉学生,您究竟需要罗家做什么。学生不想再做一次枉死鬼了。”

  张居廉慈和地望向罗怀夏,“忠阙你还是这样感情用事。还好是在老师这里,若是当着旁的心思狭隘之人说这话,你可是有苦头吃的。”

  罗怀夏这回是冷笑出声。

  张居廉也不理他,继续道:“行啊,忠阙你这么信不过老师,那老师也同你明说。兵部尚书的位子可以给你父亲,不过……”

  见罗怀夏眼神炯炯紧盯着他,张居廉微微一笑,停住了话头,“不过兵部虽然掌兵权,但向来是文臣的权界。定国公若是做了兵部尚书,这心向着哪边,忠阕你得好好提醒你父亲。”

  现任兵部尚书赵寅池当初是老长兴侯力排众议推上去的,原本兵部向来是文臣的天下,赵寅池一上任自然是同武将紧紧站在一起。张居廉苦恼很久都没法控制兵部。而原本他想培植赵怀去接赵寅池的班,就把罗绍勋从陕西调到福建,想让赵怀在陕西过渡几年就升到兵部。谁知道罗绍勋在福建非但没被蹉跎掉,反而还立了大功,大行皇帝又把他调回陕西。张居廉想在兵部安置自己人的计策又没成功。这回张居廉想将罗绍勋送上兵部尚书的位子,然后在军界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