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_作者:卞时雨(173)

  朱骏安直直望进罗怀秋的瞳仁,从里面看到了苍白茫然的自己。朱骏安弯了弯眉眼,对罗怀秋说:“喜娘,罗家不会有事。本宫既然答应你了,就不会反悔。”

  罗怀秋本能觉得这时候若是向朱骏安道谢,他不会高兴,也就默然不语。

  朱骏安也沉默了一会儿,垂下眼睛,不让自己去看罗怀秋。过了一会儿,他轻轻地说:“从今往后,你我两不相欠。宁诚安,送东宁乡君出宫。”

  ☆、落定

  隆庆六年十二月初八,隆庆皇帝朱载垕因病去世,终年三十六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昭陵。举国服丧二十七日,停嫁娶百日。

  隆庆六年十二月十五,皇太子朱骏安继位。于正月初一改年号万历,是年为万历一年。

  万历一年正月十六,原兵部尚书赵寅池因救驾不利、渎职失察贬为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正月二十八,原通政史王传録接任兵部尚书。

  这个人事调动的文书一下来,满朝文武都懵了。通政司是个什么地方?原来洪武皇帝设置此司是为了“审命令以正百司﹐达幽隐以通庶务”,但到了现在,通政司早已和南京六部一样,就是个官员养老的去处。王传録是嘉靖三十年的榜眼,当初也是少年进士风光无限,但被分到通政司之后觉得自己的仕途差不多到头了,谁能想到五十岁这年一举做了兵部尚书。

  “陈大人,陈大人,今日下衙后您可有空?下官新得了两坛西凤酒,陈大人可否赏光来寒舍……”早朝一结束,王传録赶紧趁陈彦允上轿前拦住他,满脸堆笑。

  “王大人,陈某可担当不起您这一声‘下官’。”陈彦允收住脚步,微微一哂。

  王传録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哎呦,陈大人,您不说我都没意识到。哈哈哈,我这也是在清淡衙门呆惯了,忽然让我做兵部尚书,可真有些习惯不了,哈哈哈。”王传録掩饰地用大袖擦了擦额头,“那陈大人今日可有空?咱们小酌两杯?就当是感谢从前陈大人对我们通政司的拂照。”

  陈彦允笑了笑,“王大人客气了,你我都是各司其职罢了。王大人若真要感谢,应当是感谢张大人。”陈彦允偏了偏头,王传録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刚好看到张居廉在准备上轿。

  王传録恍然大悟,“哎呀,我就说,若没有张大人,就我这资历,哪儿轮得到做兵部尚书。”王传録又殷勤地向陈彦允笑道,“陈大人,不比您是张大人身边第一亲近的人,像咱们这种,平日里见着张大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就算是这心里头感激,也没份量去向张大人道谢呐。陈大人,到时候还得劳烦您替我向张大人……”

  “王大人过谦了。张大人是看重您的才华与能力,您不必如此。”陈彦允微笑着打断王传録,“真是对不住王大人,近些日子家母身体抱恙,晚上我得尽早赶回宛平,怕是要辜负王大人的美意了。王大人,您尽可放心,张大人啊,自然是器重您的。失陪了。”陈彦允意味深长地看了王传録一眼,撩起车帘,向王传録示意地点点头,钻进了轿子。

  “哎,陈大人要尽孝那自然是耽搁不起的,您一路走好啊。”王传録仍旧满脸堆笑地送陈彦允上轿,待陈彦允的轿子抬走后,王传録才往自己的轿子走去,一边走,一边困惑地喃喃自语,“张大人器重我?陈九衡这是认真的,还是玩儿我呢?张大人要是器重我,哪儿会让我做这么多年的通政史。这后头都是些什么弯弯绕绕。”

  因为国丧的关系,罗怀秋和叶限的婚期推迟到三月十六。叶限那日在宫里冒险的举动被叶贵妃毫无保留地告诉了长兴侯,叶限整整一个正月都被禁足在府里,美其名曰养伤。

  一直到三月三花朝节长兴侯府上办筵席,罗怀秋去赴宴的时候才有机会见了叶限一面。

  “乡君,夫人请您去景安堂。”罗怀秋正与杜五聊天的时候,一个有一对深深酒窝儿的丫鬟笑吟吟地过来请她。

  “哦,我这就去。”罗怀秋不疑有他,冲杜五抱歉地笑了笑,“小五,我得失陪一下。寿德大长公主府上的事情你还只说了一半,等我回来你再接着说完啊,别忘了。”

  “知道啦,你快点儿去吧,别让未来的婆婆等急了。”杜五笑嘻嘻地拍了罗怀秋一下,声音有些大,旁边几家小姐也听到了,纷纷善意地向罗怀秋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