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_作者:卞时雨(24)

  “罢了,今日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是多亏了长兴侯世子。”临下车时于氏嘱咐瑞露,“从我库房里取两支五十年的老参给长兴侯府送去,就说挂怀世子的身体。”

  估计幕后之人真正的目的是挑拨长兴侯府和武定侯府的关系。

  就不知道是谁想要二桃杀三士。

  叶限身体不适不是说给皇后听的托辞,而是真的旧疾复发。先前送罗怀秋到坤宁宫已经是强撑着,再和皇后周旋,上了马车就昏了过去,是被李先槐背下来的。高氏还在景阳宫陪皇贵妃,李先槐只能担起老妈子的职责,赶紧替叶限煎药。

  “咳咳咳咳。”叶限被药汁呛了一下,俊秀的五官痛苦地皱在一起,根根可数的睫毛上沾了几颗被呛出来的泪珠,“李先槐,你、你……”叶限说了几个字就说不下去了,李先槐是个粗人,见他难受心里着急,却不知道怎么照顾人,只好上来拍叶限的背替他顺气。

  这一拍叶限更痛苦了,只咳得快闭过气去。叶限提足力气踹开李先槐,这下是连抬手的力气也没有。

  在榻上躺了七八分钟叶限才缓过来,睁开眼吩咐李先槐:“去查查今天这事谁主使的。”

  “世子爷,您默到俺是啥子哟,这宫里头的事俺能啷个办哦。”李先槐一脸苦笑,长兴侯府的势力再强,手也伸不到那深宫内院里。叶限面无表情地盯着他,李先槐只好点头哈腰地说,“好嘛好嘛,俺去查,俺去查。”

  李先槐出去后叶限一个人躺在榻上,脑海里开始回忆与武定侯府有关的内容。叶限向来过目不忘,有关武定侯府的事情向上数三代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将门勋贵折损得七七八八,也就长兴侯、郑国公、武定侯、樊国公和其他几家小勋贵勉强还能撑得住。铁骑营的中上层军官以前都跟着长兴侯打过蒙古,所以铁骑营可以算是长兴侯府半个私兵;而郑国公常海善于经营,又和詹事府少詹事陈彦允交好,整个燕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都得卖他几分薄面。武定侯则和前面两家不一样,在燕京城里武定侯府只有妇孺,朝中更是干干净净。但连着两任武定侯都是陕西都指挥使,这种状况本是不可能被允许,但武定侯硬是用“孤臣”的身份换来了皇上难得的信任。

  这样的武定侯府显然不会和长兴侯府结盟。

  叶限觉得有点冷,把羊毛毯往上拉了拉,鼻尖埋在棉绒绒的羊毛里,柔软的皮毛拂在他白皙的脸颊上,让叶限平添了几分孩子气。或许是他想复杂了,幕后之人并没有想挑拨武定侯府和长兴侯府的关系,可能只是单纯有哪个愚不可及的嫔妃想用这种蠢方法陷害皇贵妃,动摇她在宫中的的地位。

  叶限向来喜欢搞这种阴谋阳谋,抽丝剥茧地找出幕后之人,然后反其道而行之,让对方遍体鳞伤。

  申时的时候,武定侯和罗怀夏才回府。虽然腹中空空,但父子两看起来都神采奕奕。于氏让丫鬟把晚饭重新热了再端上来,武定侯胃口大开地连吃了两碗饭。

  “皇上给裕嘉赐了个字。”武定侯接过于氏递来的汗巾,一边抹脸一边说。

  于氏大吃一惊,不解地看向武定侯,“可裕嘉连十三岁都未满。皇上给他赐的什么字?”

  武定侯笑了笑,笑意却未入眼底,“是啊,虽然这是极大的恩宠,但我也在纳闷。皇上赐的是‘忠阕’。”

  阙,帝居处也。

  于氏只觉得今天一连串的事都让人摸不着头脑,“皇上……这是在警告罗家?”

  武定侯闻言皱了皱眉,有些意外地看着于氏,“为什么这么想?”

  于氏自知失言,摇了摇头,说道:“妾身没别的意思。只是今日喜娘在宫里遇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让妾身心下有些不安。”于氏就将罗怀秋在宫中遇险的事向武定侯说了一遍。

  武定侯眉头拧得更紧了,摸了摸下巴,喃喃自语道:“这就奇怪了,皇上今日言语间都有让太子多亲近咱们武定侯府的意思,这时候谁会没脑子地来陷害咱们?”武定侯打了个哈欠,有些疲倦地说,“这事明天我再叫何均朔他们再好好查查。”何均朔是武定侯的幕僚。

  那边罗怀夏和罗怀秋也就今天入宫发生的事进行了信息交换。

  “你说最后还是叶限帮的你?”罗怀夏听到罗怀秋提起叶限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叶限这个人我知道,被长兴侯夫人纵得没天没地。他这次怎么会这么好心来帮你?”罗怀夏好像对叶限没什么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