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_作者:卞时雨(55)

  隆庆皇帝看着高恭冷笑,“高阁老如今倒是有了自知之明。也罢,阁老也是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朕也不多留你,赐你明日就回开封新郑老家颐养天年。”

  高恭深深磕了一个头,“谢皇上恩典!”

  隆庆皇帝发了一通火身体有些吃不消,喘了两口气,摇晃着就要倒下,朱骏安赶紧站起来扶住他,隆庆皇帝疲倦地盖住眼睛,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成了,安哥儿,今日的课你也别上了。都回去吧。”

  等司礼监秉笔许循搀着隆庆皇帝出了文渊阁,朱骏安揉了揉跪得发麻的膝盖,走到高恭旁边,语气温和地说道:“高大人怎么跪着?地上凉。”

  高恭缓缓地抬起头,望向面目纯真的朱骏安,神色中带了几分苍凉。他动了动嘴唇,铁灰色的胡须挣扎着跳动了一下,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又向朱骏安磕了个头,撩袍起身,挺直了腰板迈步走出文渊阁。

  在路过罗怀夏的时候,高恭看着罗怀夏笑了笑,又摇了摇头。

  作者有话要说:  诸位,请用评论告诉时雨,还是有感天动地的小天使在支持时雨的!!

  ☆、生产

  “皇上准高恭以正二品户部尚书衔致仕。原吏部尚书张居廉除户部尚书,加正一品太子太师,升首辅。原工部尚书何文信除吏部尚书,任内阁次辅。原工部左侍郎王玄范暂领工部尚书职,授武英殿大学士。还有下头一些官职也变动了,原顺天府尹薛世民除左副都御史,原左副都御史梁音年被弹劾闲住;原户部左侍郎徐怀恩因赈灾不力贬惠州知州……”韩浒隔着屏风垂首向于氏汇报近日的消息。

  于氏挺着八个月的大肚子有些吃力地倚在贵妃榻上,闭着眼睛静静听着。

  这回高恭算是彻底倒了。高恭原先是户部尚书领正一品文渊阁大学士,加正一品太子太师,现在皇上准他以正二品的户部尚书衔致仕,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留。梁音年、徐怀恩等等也皆是高恭党。

  于氏睁开眼睛,眼神复杂。内阁这次的大变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还都是罗怀夏和朱骏安的功劳啊。

  “我知道了。福建那儿有消息吗?”于氏有些疲倦地揉了揉额头,问韩浒。

  韩浒有些迟疑,垂着头低声答道:“福建……福建的布政使张居廉还没来得及动手。侯爷那儿,卑职无能,未曾得到消息。要不卑职再跑一趟福建?”

  罗怀夏和张居廉达成的交易就是以武定侯的安危为条件,现下张居廉都有空往督察院里塞人,福建布政使是高党里为数不多的地方大员,他难道还会没来得处理?于氏心沉了下去。罗怀夏至今都没有和她说清楚他在张高党争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于氏有些后悔先前放手让罗怀夏折腾,现在她别说想把罗怀夏从这党争里摘出来,就连摸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无从下手。

  “也无他法,只能劳烦韩侍卫再冒险一次了。我们武定侯府这回真是鱼游沸鼎啊。”于氏只觉得腹中隐隐有铅坠感,吸了口气忍住恶心的感觉,强作镇定地吩咐韩浒。

  韩浒应诺,恭敬地行了一礼退出雁芙阁。

  “瑞……”于氏刚想唤瑞霜来扶她起来,腹中忽然产生一阵撕裂般的疼痛,于氏忍不住痛呼了一声,下身好像有黏腻的液体流出来。

  “夫人!”瑞霜看见于氏惨白的脸色,暗叫不好,赶紧一边扶住于氏,一边高呼,“来人呐!快去叫稳婆!瑞霖,你去把太医院的陈院判也请来!等不及了,夫人怕是发动了!”

  幸好于氏月份大了,府中早备好了稳婆,没过几分钟稳婆就赶到了雁芙阁。

  丫鬟们把于氏抬到临时布置成产房的东厢房,于氏已经疼得满脸是汗,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一点儿声音都发不出来。

  “可泼过醋了?快把夫人抬到卧交椅上!让厨房赶紧准备些白粥、参片。窗户别开!东边再摆两盏蜡烛。以防万一再去煮些人参、当归、川芎、紫苏、白芍、牛膝、陈皮、柴胡、葱白。”稳婆四十余许,看起来稳妥得很,她沉着的吩咐让先前还有些慌乱的瑞霜瑞霖等丫鬟也安稳下来,虽然还有些陌生,仍有条不紊地按着稳婆的要求去操办。

  于氏疼得只能发出细细碎碎的□□,稳婆拿了一条汗巾塞到于氏手里,让她有处泄力,温声安慰:“夫人您先别急,孩子头还没出来呢。您先存些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