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古嬷嬷才会总是提醒这一点。
又一次说完之后,林黛玉也来了兴致,真的就去请教了嬷嬷。而嬷嬷的分析角度也让林黛玉大开眼界,作为上位者,有时候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更要为深远计。可说到底,家中养着这么多仆妇,都是为了服务他们,如果为了这些琐事,伤心费神,那又何必要养着他们,全部打发了就是了。
尽管这个说法很残酷,可是林黛玉必须承认,这是符合当下的世情的,而且不会有任何人来指责自己。想清楚了之后,便也就接受了,也不能说是接受,只能说是重新回归了罢了。而许之嵩,却比她适应的还要好。
他可是封建家庭长大的大家少爷呢,何曾忧愁过这些问题。
也正是因为嬷嬷的得力,所以林黛玉上课总是带上自己的全副心神,投入其中,以一块空海绵的姿态,不断地吸收着新知识。她学习的进度让两位嬷嬷啧啧称奇的同时,更愿意将自己所知道的倾囊相授了。在她们看来,临退休之前,能教到一个这般用功的学生,也是一大幸事呢!
“你到底要去哪一所书院?!”林黛玉今日早早处理完家里的琐事,闲来无聊,便偷偷溜到许之嵩的院子里。随身只带着采晴一个人,其他的都被她甩开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从许之嵩带着五个书院的名单千里迢迢来到扬州,交到林如海的手中之后,他再花功夫精心筛选,终于给他选到了两家最好的书院。一家以学识教育得胜,一家以德行教育得胜。
许之嵩之所以卡住,是因为他自己想要的结果,和父亲的建议是相违背的。虽然他很想不顾一切,坚持己见,可林如海也是支持他爹的决定,于是,许之嵩陷入了两难之中。到底是顾着自己,还是违背内心顾全他爹。
第一次人生选择就这么难,叫许之嵩这几日都有些怏怏的,连带林黛玉的心情也低落了许多呢。
“你别顾着忙啊,回答我嘛。”林黛玉坐在他面前,两手托着下巴,歪着脑袋问他。年纪摆在这儿,每日要应付这么多人,久而久之,林黛玉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像一个六岁的小姑娘了。
许之嵩倒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因为林黛玉的问话,又陷入了百般的纠结当中。“我想,还是听我爹的吧。”不是他退让,而是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他爹和林如海是在宦海浮沉多年的人,论见识,肯定比自己要强很多。更何况,他们更清楚这里头的具体情况不是,既然两人都更愿意让他去的,肯定是好的。
于是,许之嵩在纠结过后,还是听从了父辈的安排,敲定了书院。之后便是带着名帖和推荐信去报名,赶在了冬天到来之期,成为书院的一名学生。
姑苏城大得很,这家远山书院就在城郊,许之嵩应学校的要求,住宿,每旬休息一日,再回家。
即使是在同一座城市,可也得分离,送许之嵩去书院的那一日,林黛玉整个人都闷闷不乐的,“不开心,我不想你走,怎么就不能请个先生在家里教你呢?!”她靠在许之嵩的怀里,撒娇道。
一想到日后不能再有人陪着自己吃饭聊天逛花园了,她就忍不住心里头的郁闷,可又知道这是正事儿,不能耍赖,想发脾气还要忍住,整个人有点不对劲儿。
好歹也当了林黛玉的未婚夫那么长时间,他早就摸清楚了林黛玉的性子,将她搂进怀里,轻声安慰道:“别不开心了,反正我们离得近,有空你就到书院去找我玩儿呗,换成男装!我对外只说是我弟弟,总不会有什么闲话的。”
帮着她将头发别到耳后,每次搂着她小小的身躯,再看看自己的小身板,许之嵩都有无尽的郁闷。
看着林黛玉闷闷不乐的,只好劝到:“也就十天,我们就能见面了。要不到时候我带你去玩儿?”虽说守孝不能宴饮,可没说不能出去玩儿啊,“我用祖母和娘给我的钱在郊外买了个小庄子,有山有水,很不错的,下次我休沐正好带你去看看,好好规整规整,看要怎么整修一下。”
轻描淡写地开始转移话题,林黛玉刚刚的郁气发作之后,倒是不好再说什么,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那到时候你可一定要记得!”她撅着嘴巴,还有些不乐意。
“好,我一定记得!”许之嵩刮了刮她的鼻头,“我让吴大同安排了人,你要是有空就给我写信,他会安排好的。”之前他们也曾经经过这样的一段岁月,只是当初两人只隔了一道墙,如今却是隔了大半个苏州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