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羽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嬷嬷,这不是天色渐晚了,两位小主子不休息,怕坏了身子,才让您过来劝劝的。”他一句话,就将这一切都圆了过去。而刻意扬高的语音,就让屋子里头的两人回过神了。
对视一眼,林黛玉整个脸都红透了,这会儿她倒是反应过来了,可是也晚了……
第42章
第二日,许之嵩就要赶到书院去了,休沐仅有的一日半,他有半日耗在路上了。回来才过没多久,又要出发往书院赶去,这时候他才深刻体会到,这样的日子里,其实跟林黛玉培养感情,一起长大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哪怕他常常给林黛玉写信,哪怕知道了她的秘密之后,她会常常让人送东西到书院来,可许之嵩还是不大安心。在耳报神的帮助下,他知道原来林如海曾经来信,希望林黛玉能到京城去,这叫他不安的同时,又开始认识到一个问题,他和林黛玉之间,变数多得是。
林如海是朝廷官员,任职期间的调配肯定不是他自己说了算的。而巡盐御史是个肥缺,不可能让同一个人在任上呆太久,要说短时间内将林如海调回京城,又不大可能,毕竟,以他的资历,回去肯定少不了一个内阁的职位,可如今朝廷正值权力交替的时候,内阁的位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里能容得下林如海这个没什么身后根基的人呢。
林家虽然五代列侯,可到了林如海这一代,子嗣凋敝,人丁不旺,林家嫡系仅有他一人在朝为官,独木难支。如果他一旦出了什么问题,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而亲戚里头,除了许家还能靠得住,贾家看似繁花似锦,可内里藏垢,只怕已经腐朽不堪了。等哪一日贾府倒了,他怕是也要受牵连呢。
如果林如海调回京城,林黛玉势必跟着,如果他外任为官,林黛玉要不是跟着,就是会被送到外祖家去……许之嵩想到这个可能,心里揪得紧,他得想想办法,好好处理这个事情才行。
毕竟,作为一个正在求学年纪的孩子,他的去留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决定权,如果这个时候林家上京,他连跟着的借口都没有呢。许之嵩觉得自己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来是从长辈处入手,让许家人接受林黛玉,为两人定亲。二来嘛,他也要努力,尽快考到功名,获得进京读书的机会才是。
别小看许之嵩,作为一个出国留过学的洋学生,他对于数理化的理解异于旁人,而对于四书五经,也是颇有研究的。毕竟,他上辈子的老爹许霍可是自诩儒商,而母亲刘氏也是出自大族,底蕴十足,耳濡目染,他的休养也不差的。
再加上,毕竟是个二十多岁人的灵魂了,读起文言文来,肯定要比正常七岁的孩子厉害很多啊。
百无聊赖的许之嵩,开始显露自己学霸的本色,先是在书院大放异彩,碾压中低年纪的学生,直接晋升备考班级,准备先下场考个秀才。
这才是他迈向科举的第一步呢,秀才考完了,三年后才能考举人,之后又要一年,才能考进士。而如今距离乡试,还有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他要成为一名能上京城的准考生,结结实实是需要五年的时间。
五年可以改变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五年后,他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可林黛玉确实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了,要是不赶快将林黛玉定下来,许之嵩觉得自己睡觉都不会安稳的!
危机感十足的许之嵩,用尽自己的洪荒之力,声泪齐下地用信件的方式跟祖母霍氏讲述自己的请求。他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他跟林黛玉定亲的好处,不过也是希望通过说服祖母,让她在父亲面前为自己和林黛玉的婚事多出出力,促成这桩婚事罢了。
不是开玩笑,许之嵩真的觉得,如果能够尽早给他们定下亲事,他会安心很多。心安了才能更努力地考试啊,要不然的话,这中间要是除了个什么差错,影响了他考试成绩怎么办。又或者,等他辛辛苦苦考完,发现林黛玉以及被别人叼走了,那他岂不是要哭死!
下课之后,大家都往饭堂走去,午饭时间就快到了。很多人是吃饭堂的大锅饭,也有部分人是吃自家送来的饭盒,许天涵今天就成了那有人送饭盒的一员。
因为书院离林府有点远,所以这个是林黛玉让人在庄子里头提拔起来的掌勺之人,她换出来的菜蔬,周转到这位大厨的手中,做成精美的食盒,给许之嵩送去。当然也不是天天,只是隔三差五给他换换口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