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宫找朕,可是宫里出了什么事。”
李元昊点点头,待主事知趣的退下,将空间留给他们二人后,李元昊方才说出了自己跑来找乌行云的目的。乌行云一听,颇有些啼笑皆非的道:“就这事?”
李元昊瞪眼:“事关几个丫头的未来,难道不是大事?”
乌行云好笑的摇了摇头,道:“早在去年时,朕就和永琏一起开始留意八旗以及汉人中杰出的有为青年。本来想等八旗选秀留下帷幕后,直接指婚的,如今你大大咧咧的跑来找朕,想来几个丫头也是知道了,所以倒可提前指婚。”
“按照你这么说,本王倒是恍惚想起一件事。”李元昊若有所思的道:“这段时间以来,你频频将海兰察、丰升额一起叫到跟前,可是打着将瑾钰、瑾雯指给他们的主意。”之所以李元昊没有说瑾嘉,那是因为利乌行云早就跟她通了气,会把瑾雯指给富察福隆安。
乌行云很直接的点头:“朕是有这个打算,而永琏(康熙)也觉得海兰察、丰升额二人不错,配得上皇家公主。”
“论身份的确是配得上,但问题是依着瑾钰、瑾雯、瑾嘉三人的性格,会甘心和男人成亲,诚服于男人吗。”对于几个公主嫁人的问题,李元昊倒没有乌行云显得乐观,反而忧心忡忡的道。
而听了他的忧言,乌行云晒然一笑:“瑾雯男女通吃,嫁不嫁人都对他没什么影响。至于瑾钰、瑾嘉二人,小耗子啊,你前世堂堂西夏王都甘心雌伏于朕,为何瑾钰、瑾嘉做不到……朕就算有心想让他们都做开国女皇,但他们也要有孩子来继承吧。总不能都过继同胞兄弟所生的子嗣吧!过继是可以,但前提必须是自己不能生。”
李元昊若有所思的蹙眉时,乌行云又道:“就当朕是在逼他们吧,女人这一辈子的价值虽说不完全体现于能不能生孩子,但是有了事业后,再有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事业也是好的。别看他们现在相处得那么和谐,那是因为朕早早就对他们做了规划。如果朕也像前世的永琏(康熙)那般,除嫡子之外无差别的对待儿女们,说不得又会引发新一轮的夺嫡呢!”
第90章
谈话结束后, 乌行云和李元昊便一道儿回了宫。几日后, 乌行云跟康熙稍作商议, 直接下旨赐婚。
其中,瑾钰(胤禔)封为固伦和钰, 赐婚一等侍卫, 满洲镶黄旗人, 多拉尔海兰察。
瑾雯(胤礽)封为固伦和敬公主,赐婚三等带刀侍卫,满洲正白旗人, 一等公两江总督阿里衮之子钮祜禄丰升额。
瑾嘉(胤禟)封为和硕和嘉公主, 赐婚一等侍卫,满洲镶黄旗人, 一等忠勇公、大学士傅恒之子富察福隆安
三道赐婚圣旨一出, 可以说惹得满蒙一片哗然。
满八旗的老少爷们自然是喜大于惊, 毕竟历来固伦以及和硕公主差不多都会远嫁蒙古, 很少有留嫁京城的。乌行云此举无疑是表明自己不会采取嫁女儿联姻的方式拉拢蒙古各部落,而这也代表着他们有很多的机会得尚公主。毕竟在清朝,家中之人娶了个公主,因着不会出现像宋明那样额驸(驸马)不可担任要职的情况,反而会能更入帝心,所以尚公主也代表着荣耀。
至于公主脾气不好,那对于满八旗的老少爷们来讲根本没什么。毕竟满八旗的那些未嫁的姑奶奶们也有不少脾气大的,身为皇家公主,脾气差很正常。所以即使乌行云膝下的女儿们的暴躁公主之名差不多全满八旗的人都知道, 也无法阻止他们想求娶公主的决心。
蒙古人对于乌行云没有选择远嫁公主联姻之事,自然是惊过多没有喜。不过鉴于蒙古人大部分都是直肠子通底,不太会理解太过复杂的弯弯绕绕,只以为乌行云这么做是不是不想再对蒙古各部恩宠有佳。
不过随后,乌行云对蒙古各部落大肆封赏,又以帮助蒙古各部落改善生活水平为由,提出蒙古各部落治下的牧民以羊毛等物换取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这种明显‘吃亏’的事,很大程度打消了蒙古人的疑虑,认为大清皇室依然对蒙古各部落恩宠有佳。
乌行云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偶尔想起后世利用羊毛等物制成的羊毛线和羊毛呢绒,觉得如果把这些东西提前弄出来,贩卖到欧洲各国的话,应该能狠赚一笔,所以才这么做。毕竟入关以后,原本马背上长大的满清人也逐渐往农耕方向发展,牧马放羊的工作还是蒙古人玩得比较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