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清第一和谐后宫_作者:瑟嫣(63)

2018-09-24 瑟嫣 爽文 清穿

  雍正元年,雍正刚刚继位的一月后,雍正下令京城戒严,关闭城门,禁止诸皇子进入大内。六日后,待宫内一切收拾稳妥之时,方才重新打开城门。

  当时年满二十岁的皇子阿哥共有十五人,除皇长子胤禔早就被康熙终身圈禁,皇七阿哥胤祐和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未遭迫害外,其余十个兄弟都遭到了雍正的打击。而皇五阿哥胤祺虽没有参与结党,但受同母兄弟胤禟的连累也被削去封爵,与三哥同年病死。

  依乌行云后世的眼光看来,雍正为巩固自己的帝王、残酷打压反对他的兄弟们实属正常。毕竟胤禩哥几个散播的谣言实属阴损,雍正会手段激烈的反击一点也不奇怪。

  但因着各种关于他谋父篡位的流言传播得很迅速,几乎到了天下人皆知的地步。雍正为了控制流言、打击政敌的行为都被看成了以不可告人手段残害手足而被时人视为禽兽行为。加之当时依然横亘在部分汉人心中的反清意识,在各种反清组织的行动下,便在以后的时间里,触发了一场可以用惊天动地的大案——曾静、吕留良案。

  雍正六年九月二十六日上午,驻屯西安的川陕总督岳钟琪练兵完毕,正由一队清兵拥护着乘轿返回总督衙门。当队伍行进到署前西街时,忽然一个30多岁的男子拦轿大喊,说向岳大人投书。岳钟琪令随从接过书信,见信封题“天吏元帅岳钟琪”,大惊失色,不敢当即拆开,急忙让人将投书人一起带回衙门。

  回到衙门,岳总督才打开信封细读。该信署名“南海无主游民夏靓遣徒张倬上书”。所谓“无主游民”,就是不服从于朝廷。在当时情境下,敢这么自称无疑是对满清朝廷不满的人。信中罗列了雍正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利、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谀奸佞十大罪状,并说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

  华自然指的是当时的汉人,夷则是蛮夷。信中表明满洲女真人乃是禽兽,入主中原是“盗窃王位”,华夏与夷狄不共日月,如何能以皇皇大夏之民效忠于夷狄禽兽政权?因此写信之人要反对满清政权,恢复汉朝天下,并说岳钟琪乃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人,当继承先祖风采品德不能“俯首屈节于匪类”,“今握重兵、据要地,当趁时反叛,为宋明复仇”。总而言之,这信的主要内容就是策动岳钟琪响应反清复明的口号,起兵造反。

  叛乱分子阿尔布巴千刀万剐、全族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的下场还历历在目,岳总督是傻了才会放弃现在的身份地位去做那掉头的买卖,更别说他的祖先岳飞虽说是民族英雄,但下场可不算怎么好。

  第36章

  岳总督岳钟琪, 字东美, 号容斋,四川成都人。不是汉族包衣, 也不是汉军旗出身的旗人, 而是地地道道的汉人。

  岳钟琪可以说是将门之后,他的父亲岳生龙曾管至四川提督, 乃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流芳后世的清朝名将。康熙五十年之时,岳钟琪由同知改为武职,被任命为四川游击;康熙五十八年, 以准噶尔部入扰西藏, 奉命率兵入川。康熙五十九年, 夺桥渡江,直抵拉萨。

  到了雍正元年时, 岳钟琪以参赞大臣随年羹尧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 出归德堡,断敌退路。雍正二年正月, 授奋威将军, 二月袭破罗卜藏丹津大营, 青海平。雍正三年,授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雍正四年, 奉命将云贵两地\"改土归流\"。更别说雍正七年的现在,雍正还打算岳钟琪为宁远的将军,让他率师出西路, 会北路靖远大将军傅尔丹备攻准噶尔部游牧地伊犁。

  可以说此时的岳钟琪备受雍正重用,算得上汉臣总最春风得意之人。如今接到这种掉脑袋的书信,并且了,岳总督是冷汗直流,只恨不得穿越回接书信之前抽打死自己,要你手贱,居然收了这么一封一不小心就会害死全族人性命的书信。这下好了,信看过了,小心肝也受到了强烈的惊吓,但信该怎么处理考验岳总督的脑子的手段了。

  而就在岳钟琪战战兢兢地思索怎么不留痕迹的处理掉书信以及投书信人时,关于岳钟琪乃是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的后代,有意效仿祖宗抗清,正筹划着起兵造反,准备推翻满清政府。

  流言变得极其绘声绘色,其后更是出了有人当街叫喊。说岳总督带领川陕兵马,欲行造反,并当场煽动民众从岳钟琪一起造反。这种无中生有的事儿,让岳钟琪那叫一个惊恐不安。当即让随从士兵将人捉拿后,又立马上书跟雍正说明详情。作为参政阿哥,乌行云也是看过岳钟琪的上书呈情的。并在雍正多疑猜忌的性格发作之时,以公平客观的语气帮岳钟琪说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