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孟敖,确实艰难,却没有一分一秒不记挂着家里。
冬季的飞行,有去无回的十之五六。然而战争吃紧,物资一日也不能停。因为前几日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突降暴雪,方孟敖的飞行队,总算有了几日的休息。
“方,你过中国的春节么?”
随行的几个美国工程师和飞行员和方孟敖喝酒,“前几日你似乎和别人起了很大的冲突。”
冲突的起因很简单。
明诚经手,明楼亲自联系的那批飞机的零部件物资,总算几经辗转,被送到了这里,通的是美国间谍的门路。
方孟敖被叫去接收物资,本来并不知道内情,然而对方一脸的奚落和鄙视。
“中国人几千年来,最擅长内斗,都成了艺术了。”
方孟敖性子是一点就着的,当下就一拳头冲着面门去。
美国的间谍可不是轻易就能训练毕业的,然而方孟敖在死亡航线上磋磨了几年,气势无与伦比,一时之间居然摁着对方打。
后来被赶来的上司拉开,又被关了禁闭。
“我们自己人的丑事啊。”那位少将恨铁不成钢,“你知道那么多有什么好处?”
“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说?这不是本来就是援助我们的美国物资么?”
“……”
最终方孟敖知道了来龙去脉。满腔的热血,被浇了巨大的一盆冰水。
他知道每日里用命去运的物资里,有很多不是战争物资,也不是平民的物资。他都能忍,因为他知道,为了国家,没有办法。
可是,他们的命,就那么不值钱么?连那么一点装备,都要贪污?
“日本人蹦跶不了多久了,”上司拍拍他的肩膀,“看开些,人啊,不都是这样?至少,我们问心无愧。”
方孟敖觉得,问心有愧。
他想起那些命丧喜马拉雅的兄弟,那些年轻的面孔,那些和他弟弟一样的人,那些一心报国的人,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些高层的龌龊丧命的呢?
禁闭关了几日,方孟敖被提前放了出来,来找他的居然是那个被他摁在地上打的美国间谍。
“你是有血性的人。”对方耸耸肩,“不过,世界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不劳阁下费心。这个世界的龌龊,起码没有我的那一份。”
对方看了他良久,最终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递给他一支雪茄,“我只违反这一次规定。你们……都是真英雄。”
方孟敖听出话中有话,待他走后,才拆开了那支雪茄。
里面有一小张照片。
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笑得满脸春风,身后一条横幅,“新政府上海和平大会”。
他的身边,站在一个人。
雪茄被方孟敖捏在手里,碎成了一粒粒渣滓。
08
驼峰航线的起点,在印度的阿萨姆邦。
异国他乡的军营里,方孟敖向来是鞋袜不脱都能倒头入睡。
这些天,他没有一日可以好觉。眼底的乌青连炊事班的小兵都看见了。
“方队长,过几日就春节了,可以休几天假,好好休息。”小兵给他的饭盒里盛了满满的一盒饭菜,又递给他两个鸡蛋。
“谢谢。”
方孟敖回到自己的帐篷里,半点胃口也无。伸手去摸枕头底下,翻出一个信封来。
这是这个月孟韦写给他的信。孟韦很罗嗦,说的都是家里的事情,连木兰莫名其妙被一个钢琴老师骗得团团转都写了上去,还说姑爹准备找人给木兰算算八字。
“父亲一切都好,小妈照顾她。姑爹和木兰也好。我更好。”
信里附了一张照片,木兰笑得很开怀,十五岁的人了,还骑在孟韦的脖子上,孟韦也笑。
他从贴身口袋的夹层里,摸出了那张小照片,叠在孟韦照片的一侧。
一模一样的脸,完全不一样的人啊。
那个人,低眉顺眼地站在另一个人的身后,脸上毫无波澜,看不出喜怒哀乐。笔挺的西装,考究的领带和皮鞋。
这几日方孟敖常常梦见母亲,梦见那一日,浑身是血的母亲。
母亲睁着眼睛,直到下葬都没有合上。他知道母亲为什么没有合上。
幼弟的襁褓血迹斑斑,小弟没了,尸骨无存。
孟韦在他的怀里哭,父亲想把孩子接过去,他抱着弟弟,躲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