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诚】长歌行_作者:阿涛ckann(390)

2018-09-12 阿涛ckann

  So,爱吃吃,不吃滚。

  大约是学艺术的缘故,明诚对于这些和手工沾边的东西有着天生的卓越手感,明台一直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包的汤圆能比明诚包的汤圆更圆。

  一只只大小几乎一样,圆得没有任何缝隙和瑕疵的汤圆摆满了一桌。

  从厨房的窗户看出去,正好能看见郭骑云和明台不知道因为什么又吵了起来。

  原本元宵节不算太大的节日,尤其是在巴黎,异国他乡的,又战后没几年,还在萧条之中,更不会有国内的烟花爆竹和花灯庙会。

  之所以特别,还有一个原因,前一日,举家在台北的方行长一家,也拖家带口地来了巴黎,说是过春节假期,其实是看小儿子。

  一别已数年,青年人的脊背仍旧挺拔,经历了波涛,如今再无后顾之忧的方步亭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苍老了,原本用来显示绅士风度和威严的手杖,如今也切切实实地成了不能离手的拐杖了。

  一家人正好一辆车开了过来。

  方步亭,程小云,方孟韦,方孟敖,谢木兰。

  谢木兰剪短了长发,乖巧的齐肩短发,别着一支发卡,走路也不蹦跳了,挽着方孟韦的手慢慢地走着。

  方孟敖扶着自己的父亲。

  走到院子里的时候,郭骑云打着火机,明台想自己亲手点烟花,两人开始抢,然后失手,火机掉在了烟火堆上——

  两人一瞬间跑得和被扎了屁股的疯狗一样。

  这下摆好的造型全都不管用啦,烟花噼里啪啦地就炸了,一个接一个地窜上天,再一个个地炸开,漫天璀璨的烟火。

  火光映亮了他们的脸。曼丽和锦云堵着耳朵,仰着头看烟花,郭骑云和明台侧着脸看她们。

  明诚听见了外面的响声,抬头看向窗外。

  火光很亮。

  隔着草坪,自己的血脉亲人也抬头看着烟火。

  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方孟韦突然侧过了头,直直看进了明诚的眸子里去。

  明诚歪着脑袋笑着。

  明镜抱了明安,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烟花。

  吵架的姐夫和小舅子还在吵,一个说要不也去看看,一个说你他妈的还小啊。

  明楼潇洒地穿了大衣,然后走进了厨房。顺手捏起一只汤圆,被明诚一个汤勺就往手上砸去——“洗手没有?”

  “待会都是要下锅煮的。”

  明诚嫌弃地看了明楼摸过的那个汤圆许久,然后把它单独放在了一边,“待会这个就煮给你吃。”

  “有差吗?”

  “它不圆了。”

  王天风倚着厨房的门框,“黑芝麻,花生,白芝麻花生白糖——你们不怕甜掉牙?”

  明诚开了灶火,王天风闻到了红糖水的味道,“你坐月子?”

  明楼一个汤圆就砸向了王天风的面门。

  王天风一把捏住,“明诚,看着啊,这个也是给明楼的。”

  明诚冷漠地看着这两个人,“给你们五秒钟,要么出去,要么我去叫大姐。”

  两人冷静地离开了。

  烟花终于燃尽了,两家人,坐了一大桌。

  方孟韦帮着明诚给大家端出了汤圆。红糖姜糖水,浮着一只只白胖的汤圆,摆在明安面前的那碗,明诚为了哄小孩子,用了木薯粉,做了一碗透明的黑芝麻汤圆。

  明台伸长脖子去看自己儿子碗里的汤圆。

  方步亭和明镜在说着家常的话,方孟敖对于明楼和明诚的关系,自从知道以后,就保持着不反对但是也看明楼不算很顺眼的状态。

  王天风是个人精,心想明楼这么反对自己和明镜,多半是受了这个方大少爷的气。

  你丫也知道老婆家的大舅子小舅子难缠啊。

  曼丽几句话就和木兰熟悉了起来,两个人头挨着头分享自己身上的首饰,讨论穿衣化妆的心得。

  程小云盛汤圆的时候,方步亭让她多盛了一碗,放在他身边的空座位上。

  “爸爸那边早就过了元宵节了,”木兰靠着方步亭的肩膀说道,“北京城里还可以去看花灯和逛庙会呢。”

  “不会的,”方步亭摸着木兰的头发,“你爸爸,肯定在等着和你一起吃汤圆呢。”

  “吃汤圆吧。”方孟敖难得说了一句话,“小弟的手艺真好,做个汤圆都像艺术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