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荀令[三国]_作者:yana洛川(126)

2018-09-10 Yana洛川

  到底是陪了他这么久的东西,荀彧看着微卷的琴弦心里并不好受,但是现在已经成了这般,就算心里再难受也没办法。

  因为出了刺客一事,荀彧又受了点伤,甘兰也不敢回去睡觉,就直接守在了外间。

  看着外面隐约晃动的人影,荀彧起身出去,让甘兰随便找个箱子来。

  他的脚步极稳,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被先前的事情影响到,这里没有琴盒,也只能随便找个箱子凑活了。

  将琴弦收好,然后把碎成几块的琴身和剑摆好,荀彧幽幽叹了一口气,而后将琴身放进箱子便让甘兰将其带走。

  也只能等回去重新找材料重新做了。

  看荀彧一直坐在那儿不去休息,甘兰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过来劝了两句,琴再重要也不及人重要,只要人没事就好。

  揉了揉额头,挥手让甘兰也去休息,荀彧也不想了,起身到床边准备睡觉。

  以方才主公及仲德的反应,即便现在在京城,是王允只手遮天的地方,他们也没想息事宁人当成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当然,荀彧自己也不会善罢甘休。

  现在先好好休息,明日可还有不少事情要做,王允和陶谦有了来往,又直接在京城对他下手,估计是徐州内部出了什么问题。

  如若不然,陶谦不至于急到和朝廷做交易。

  第62章

  一夜无眠的不只曹操等人, 还有一直坐立不安等着消息的王司徒。

  陶恭祖到京城来最大的目的就是和朝廷合作,王子师虽然是司徒, 但是也只在洛阳城内有人听他的,外面各自为政,朝廷的政令早就没什么效用了。

  这天下如今还是大汉的天下,王允不会任由州郡作威作福到他头上,即便以他现在在兵力之上连四周的郡县也不一定能拿下。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管是他还是王允,都已经到了必须做些什么事情的地步。

  皇帝登基, 周围外敌环伺,如果不做出一些政绩来证明自身实力,只怕连京城这一亩三分地儿都守不住。

  陶谦迫不及待相对兖州用兵,除了周围袁绍公孙瓒的虎视眈眈之外, 还有徐州当地世族带来的压力。

  他在徐州这些年,虽然对当地世族颇为重用,但是近来也逐渐将重心转移到了其他方面,比如一些只忠于他的寒门。

  可是, 世族不会眼睁睁看着自身的实力被削弱。

  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世族们不会在意州牧是谁皇帝是谁, 坚持千年的王朝不多,但是传承千年的世家不在少数。

  只要当地权利大部分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他的都不重要,这也是为何史上曹操费尽心思想削弱世族的实力,却直到去世也没能真正实现的原因。

  陶恭祖不想让世族独大, 但是他以他的能力根本撼动不了那些在徐州经营了数百年的世家们,因此只能求助外方。

  公孙瓒袁绍曹操等人驻兵在四周,原本就与曹操有嫌隙,陶谦略一思索,果断选择让世家和曹操二者相争,到时他也好白得个渔翁之利。

  可惜,世家还没有蠢到当这个出头鸟的地步,陶谦有想法,他们也不是没有对策。

  世族大多安土重迁,徐州的世族亦是如此,若非必要,他们轻易不会离开徐州,让他们出人出力千里迢迢和曹操打架......不好意思,他们宁可直接将曹操迎过来。

  尚且不知道徐州世族的想法,陶谦带人到京城之后便直接和王允联系上,二人商议多日最终达成共识,到时兖州牧的人选由朝廷选派,而曹操手下的兵马则全部遣散。

  他们还尚且有些自知之明,知道掌控不了曹操手底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但是遣散的话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

  军队有多难管教他们清楚的很,只要没人压制着,那些兵马自己就会乱起来,用不着他们费心便自己将战斗力消耗光了。

  原本王允没有想过直接在京中行刺,毕竟是京城,出现刺客首先被攻讦的便是他这个司徒,如此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去做。

  然而陶谦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趁现在在京城还有机会动手,等人回了兖州,他们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动不了被重重保护的谋士们。

  现如今曹操身边只带了荀彧程昱二人,为了避嫌连卫兵也没有带多少,只是勉强能看家护院罢了,正是他们下手的好机会。

  程昱一直带兵打仗身手不错,但是荀彧只是个文弱文人,更是在曹操出征的时候镇守后方的重要人物,据闻曹操手下不少人都是通过他才效力曹操,如果将此人除去,兖州必定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