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越发有信心的接着道:“微臣有妻王氏,心性善妒,不能容人,微臣之母因此对她很不满意,特地赏了微臣两个通房,长者赐不敢辞,微臣便收下了这两个通房,其中有一女赵氏,为微臣诞下一女,养在了老太太跟前,谁料想王氏因此心怀记恨,便在微臣二子宝玉出生之时,特地收买了接产的婆子,于此子口中放入一枚宝玉,只说他是衔玉而生,天生不凡,有大造化,以此来争宠,微臣…”
贾蔷眼睁睁的看着贾政,当着皇帝跟诸位朝臣的面饼出来了一套谎言,他万万没想到,贾政会这么说,此时他再也忍不住打断了贾政的话,道:“叔公,您…”
不过不等他的话说完,贾政便带着悲愤跟壮烈道:“蔷哥儿,你不必拦我,之前我一直忍着不肯将这桩丑事说出来,一是顾念家族名声,二来也是不忍你宝叔跟娘娘因为她这个母亲有了恶名,我本想着这桩丑事在外头闹得沸沸扬扬,但终归没什么大事,因此并没放在心上,谁曾想这件事竟会引来如此后果,如今我要是再忍着不肯说,只怕就要给家族招来祸端,便是豁出去我二房的名声,也绝不能让家族因此受难!”
贾政说得万分悲壮,一副为了家族不顾一切的模样,再加上他说着说着便老泪纵横,如果换个场合,只怕这些朝臣们都要被他的表演感动哭了,恐怕还要拉着他的手,一块儿感叹几句呢。
然而在这个场合,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表演,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站在皇帝身边脸色苍白,几乎摇摇欲坠的秦良,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又怎么会不明白,皇帝这是被人算计了。
秦良安排的人手里出了叛徒,贾政被人误导,竟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其实,这番话本没错,如果之前并没有贾蔷献上兖州鼎的事情,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听到这番话都不免要赞一句贾政的无私,他这几乎是为了贾家毁了自己的名声。
哪怕他把一切罪名都推在后在妇人头上,但是他本人也要担上一个治家不严的名声,一个连自己的后宅都管不住的男人,又怎么可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呢?
所以哪怕对他推卸责任的行为有些不齿,但他们也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个好方法,换成是他们,估摸着也会这样做的。
只是,偏偏还有一个贾蔷。
如果说贾宝玉衔玉而生是人为伪造的话,那么谁又能够保证,贾蔷献出的兖州鼎不是贾家又一次的弄虚作假呢。
毕竟他们可是一家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 值夜班的时候来了一群打架斗殴的,凌晨两点,睡的好好的被叫醒了,也是很无语了,都是一群四十多岁大叔了,又不是二十多岁的热血小伙子,一言不合跑到外头约架也是很够了,然而看到他们的猪头样以及疼的嗷嗷叫却被医生跟家属训得一句话不敢吭的样子又特别想笑,只能说行事三思啊!
☆、计划
“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贾政听到上头传来皇帝威严的声音, 他的头低得更很, 但语气也更加坚定:“微臣甘愿领罪。”
“好, 好的很呐!”
贾政听这话有些不对劲, 但他很快又觉得是不是皇帝认为王氏太胆大妄为,因此这才生气的, 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愧疚, 毕竟皇上要真是迁怒王氏, 对王氏一个后宅妇人来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
然而这点愧疚并不能够让他回心转意,毕竟他刚刚已经当着文武大臣和皇帝的面讲出了“事实”,哪有前头刚讲完事情后头就反悔的道理。
更何况比起王氏来,到底还是家族更重要。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若是家族不在, 他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过他已经在心中决定, 日后不管出了什么事, 他总会养王氏一辈子的。
再者说,这也是为了宝玉跟兰儿好, 想来王氏应该会理解的。
“微臣自知罪责深重, 微臣入朝已有三十年矣,每日勤勤恳恳, 不求功高,但求尽己所能,以效陛下,然能力微薄, 上不能报君王之恩,下不能管束家人,先时,便有家中奴仆,打着微臣的旗号,在外头胡作非为,幸得陛下英明,并未怪罪,又有良臣相助,这才侥幸脱身。谁知此番,微臣之妻王氏又做出这等事来,实在是微臣无能,有愧于陛下,有愧于列祖列宗,微臣自请辞官,以偿罪责!”
“你倒是痛快。”庆安帝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出了这句话,见他如此表现,站在最前列的张志峰偷偷的侧首,给了他一个心腹一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