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大考古家_作者:庭外红梅(23)

2018-09-11 庭外红梅 红楼

  不过两人关系却算不得好,因为他们并非一母同胞,不过其实也算不得坏。

  这其中又是一段狗血的家庭伦理剧了,不过戴权却没细说,贾蔷也不好多问,不过他却打定主意回去细细问一问,就他所知他们家跟冯紫英这边的关系还不错,尤其是贾宝玉,他这个宅男为数不多的好友里头就有冯紫英一个。

  至于那两位老先生同样来历不凡,一位是世代掌管钦天监的周家家主周浦,精通术数,他从年轻时接过长辈交过来的担子,推历法,定四时,卜天象,算命数,竟是从未出过过错,以至于在上层和民间都有老神仙的称号。

  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到处都是,奇异非常,便是官员和贵族里也有人相信这些传说的,在某些偏远地区,百姓们或许不知道皇帝是谁,却知道周老神仙是谁。

  他在某些神奇之事上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若是他开口说兖州鼎是真的,那民间百姓必然相信。

  至于郭老先生同样来历不同寻常,早先太上皇未曾退位时,临老动了长生不老的心思,底下便很有些人故意讨好皇帝,编造些祥瑞和神仙故事,想要哄骗太上皇。

  不过他们全都没有成功,而原因就在郭老先生身上。

  郭庄,原是江南有名的耽美书斋郭家的嫡系子孙,自幼聪慧,年轻时拜得名师,年过二十便考中探花,名噪一时。

  待入了翰林院他更是手不释卷,投身书海,没过几年便被当时的翰林院掌院大人选入了修篆前朝史书的队伍当中。

  史书修了四十多年,郭庄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变成了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而他也接过前辈的嘱托,将史书修了出来。

  因为这个,他是朝堂和民间公推的大儒,至于他与那些祥瑞的关系却又是一段笑谈。

  太上皇当年也是昏了头,底下人送上来的故事漏洞百出,他竟然也信了,全然没了年轻时候的英明模样,不过皇帝糊涂,大臣们可不糊涂。

  大臣们自然不愿意皇帝变得昏庸,因此纷纷谏言,不过没什么效果,反倒适得其反,眼看着一群招摇撞骗的道人和尚竟然明目张胆的出现在朝堂之上,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恰在这时,郭老先生出手了。

  他翻阅了翰林院并宫中的藏书,接着史料将那些骗子编造的故事一一驳斥,有理有据,便是太上皇心生妄想,也不得不承认他被骗了。

  这也是太上皇退位的原因,毕竟皇帝做出了如此昏庸的事情,几乎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太上皇也是要脸面的,自然选择了退位让贤。

  不过那时候陛下性子沉闷,在一众皇子中并不显眼,太上皇选择陛下继承皇位的原因显而易见,只是谁也没想到皇帝竟能步步为营,从太上皇手里夺权。

  要知道哪怕最后干了些荒唐事,可是太上皇年轻时可不简单。

  不过好汉不提当年勇,太上皇终究是老了,在与儿子的斗争中败了,自然只能龟缩在万寿宫中不出来了。

  郭庄作为导致太上皇退位的□□,在皇帝还未曾掌权时受了几年冷遇,皇帝大权在握之后便很优待他,君臣二人关系相当不错,选择他自然是无可厚非。

  况且郭庄博览群书,当年对抗那群神棍的战斗力有目共睹,若是他们二人都肯承认鼎是真的,这天下绝不会有人再怀疑了。

  便没有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简直要疯,这两天跟打仗一样,我们县里面的医疗系统在升级,从元旦开始,先是说八号完成,结果八号推到十五号,病人不能办出院手续,不能报销,从昨天开始,攒了半个月的病号全来办手续,报销费用,又加上入院的病号,一整天就没闲过!今天上午又停电,病人等着开药,等着住院,有的昨天通知他可以办出院了,今天坐了老远的车过来一看又不能办,把我们给训一顿,我们也很委屈啊,又不是医生的锅,委屈死了!

  ☆、贾家

  两人一路悄悄的来到了贾家,而贾蔷刚进门,只来得及去正房拜见贾母同几位长辈,还未说什么话,便听得圣旨入门。

  咋听说有人传旨,已经被这几天的事情折腾得有点心惊胆战的贾家众人都一下子慌乱起来,贾蔷连忙安慰,只说是有好事,他们这才放心下来。

  很快便有下人备好了香案,贾家众人以贾母为首来到了正房接旨。

  圣旨不长,跟贾蔷在宫中听到的旨意有些不同,不过却并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