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贾蔷并不在乎这些,要说丢脸,贾家今年丢的脸已经够多的了,再多一些又何妨?
“这等家丑,张扬出去,岂不是坏我贾家名声?蔷哥儿如何竟有了这种想法,还不快快收了,免得惹人笑话。”
听了这话,别人倒还罢了,贾政却先跳出来反对,贾蔷对贾政的反对并不以为意,他知道贾政是个很爱面子的人,记得高鹗续写的红楼梦中,贾家遭逢大难之时,正是贾政一人四处奔波,为贾家到处求亲靠友,向为贾家谋得一条生路。
而后有两位王爷出面为贾家求情,皇帝将贾家的爵位给了贾政,但即便如此,贾家已经面临捉襟见肘的局面,处处周转不开,便有一位门客向他献策,让他将贾家的下人遣散一部分,既可以让贾家慌乱的局面平静下来,同时也可以剔除那些不干活偷懒的人,同时还能节省银钱,好缓解贾家拮据的境况。
如此务实的建议却被贾政一口拒绝,不过是因为作为簪缨世家遣散下人可谓是十分丢脸的一件事情。
贾政原本就不是特别同意贾蔷的做法,不过因为贾蔷说的有理有据,而且他也觉得生了二心的下人是不能再留了,这才赞同贾蔷将下人遣散的想法。
然而即便如此,也要为此披上一层外衣,免得在外头丢了面子。
这样的贾政又怎么会同意将下人到扭送官府,让贾家人的脸面被人放到地上踩呢。
然而贾政却不想一想,当贾家被皇帝下旨抄家的时候贾家就没什么脸面可言了。
贾母正是听得兴起的时候,哪里还顾得上贾政这个她平常最为疼爱的小儿子呢?
不必其他人多言,贾母便道:“人家都已经要对贾家出手了,哪里还是需要顾及面子的时候,这种时候一切以家族为重才是!”
贾母说这话的时候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小儿子迂腐不是一天两天了,然而在这种时候还顾及着面子,实在有些迂腐太过,便是平常再怎么疼爱他,贾母这时候也有些不耐烦了。
贾政顿觉十分臊得慌,他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起来,平常被贾母恨铁不成钢的对象一向是他那不成器的大哥才对,而他贾政,一直被称赞为懂事,孝顺,何时竟被母亲这样对待过?
而且还是在小辈面前。
这让贾政觉得万分难堪,然而他又不可能跟母亲对吵起来,因此也只得低下头,遮掩住自己的脸色,免得叫人看了笑话,然后退了下去,而他的目光却变得有些暗沉,之后也没有再说话,好像有些心不在焉,也不知在想什么。
贾母看了一眼贾政,眼里露出一份心疼来,到底是他最为疼爱的幼子,然而贾母最终想了想,却还是没有说出安慰的话,晚辈们都已经表现的越发出色了,他这个做长辈的又怎能够在这里拖后腿?是该长进了。
“你想得很好,虽然难免有损贾家的颜面,然而这个时候是顾忌颜面的时候,赖尚荣不过是个马前卒而已,就连贾雨村也不过是个小棋子,他只是投石问路但那颗石子而已,多的是人在后头想要借着贾家来试探陛下的态度,顺便看看能不能占个便宜,吞下贾家,咱们但凡露出半点软弱来,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扑上来把咱们给撕碎了,即便陛下看在那件宝物的面上出手保住咱们家,可是也难免会在陛下面前留下不堪大用的印象,日后子孙再想出头可就难了。”
贾蔷只想着反击回去,好立下威名,免得叫那些人小瞧贾家,却还未想到这背后另有深意,此时,他也不免暗暗庆幸幸好还有老祖宗在家坐镇,其他贾家男人也不免佩服其自家老太太,同时心里也暗暗放松起来,毕竟上头有老太太撑腰,又有蔷哥儿出头,看来他们日后又能够悠闲自在了。
说到这里,此事便是算是告一段落,众人被强压下去的疲累又露了出来,贾母便吩咐众人都各自回房休息,不多时,便只剩下了贾母和鸳鸯两人。
眼见着贾母坐在榻上,半天动也不动,鸳鸯也不打扰,她先去拿了剪刀剪了剪烛花,继而又为贾母围上了一个厚披风,方才笑着道:“这几日慌慌乱乱的,老太太也没好好休息过,好容易这会子闲了下来,也不想着好好歇一歇,要是因此累了病了,岂不惹老爷太太们担忧。”
鸳鸯见贾母脸上的神色有所松动,便又接着去倒了杯茶,端了过来道:“老太太先喝口热茶烫一烫,到底夜深了天凉,这大半夜的起身难免沾了寒气,喝口热茶去去寒气,免得明日又不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