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万分惊讶,可同去的那些人完全不理解他心中的惊骇,随从递上他们从墓室中寻得的宝物,那的确是一块玉玺,不过却无关紧要。
前朝末代皇帝昏庸暴虐,施政不当,又加上天灾人祸,以至于天下烽烟四起,起义军不断,各路人马争抢着那个宝座。
当时,有的反王为了证明自己受命于天,便请人做了玉玺,好像他们有了此物就能够证明自己的确是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一般,不过这只是他们的自以为是。
有一就有二,哪怕有些人并不将这些玉玺当回事,但是既然对手做了,他们自然也要跟着做。
前朝末年,烽火狼烟不断,这种残酷的环境,也如大浪淘沙一般将那些起义的反王们一个一个淘汰下去,最后,终于决出了真正的天命之子,也就是今朝的□□。
那些被淘汰下来的反王穷途末路,连自己的性命都快保不住了,哪里还会在乎一块玉玺呢?
因此这些玉玺便被散落各地,不知所踪了。
那墓里藏着的玉玺便是其中的一块,这种连皇位都没有登上的反王自然是没有任何天命加身的,他们造出来的玉玺自然也没什么价值。
这种玉玺拿出来献给皇帝,除了让皇帝拿来炫耀祖先的功绩并无多大的作用。
贾蔷所预想的将这玉玺充作兖州鼎的锦上添花的计划自然也无从说起了。
虽然兖州鼎是主体,他需要的玉玺只能做陪衬,万万不能抢了风头,然而能够拿来做兖州鼎的陪衬也是有要求的。
这种玉玺自然不够格。
不过这东西留着也无用,更何况玉玺这东西平常人家留着,不过是徒惹祸端罢了,因此,贾蔷想了想,便将这玉玺跟兖州鼎放在一块,送入京城了。
好在那玉玺所用的玉乃是上品,倒也不失为一件宝物,献给皇帝,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而连同那块玉玺一块带出古墓的便是这方小印章,这是上好的 所刻而成,而这方印章不但用料是上等,出自于名家之手,乃是前朝一位极为有名的书法大家的作品。
那位书法大家不但书法出众,更是一位极为有名的儒家大师,不然学问出色,人品也出众,而他本人对自己的作品要求甚严,出手的无一不是精品,当然这也意味着他的作品数量有限。
有这个加成,这方印章的身价就立刻上了去,便是两位老先生也对这方印章极为稀罕。
见他二人喜欢,贾蔷自然提出要将这印章送给他们,不过两位老先生再怎么稀罕这东西,到底还是觉得这是从人家墓里拿出来的,算是偷盗了他人的陪葬品,实在是有失阴德,因此,忍痛拒绝了。
而冯周彦是个不通风雅的粗汉,这印章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值钱二字罢了,要真说起稀罕,还不如一坛上好的陈酿呢。
因此的印章便落入了贾蔷的手中。
不过贾蔷看中这方印章,并非是它本身蕴含的价值,而是因为塔与那玉玺是一同从那个古怪的墓穴中带出来的东西。
而且最为奇怪的是他当初为什么选择要将这块印章带出来?
明明当初下墓的时候他本打算只将玉玺拿出来,其余的东西是分毫不打算动的。
可最后他偏偏将这印章带了出来。
而最重要的是那天在墓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平白无故的丢失了一段记忆,任谁也是无法坦然接受的。
更让贾蔷觉得古怪的是这件事他不能多想,明明最开始他对在墓里的事一无所知,完全一片空白,而随着他们的讲述,贾蔷慢慢将事情的原委拼凑出来,随后这事情便仿佛有人刻入他脑海当中一样,他恍然间觉得自己似乎是真的经历了这件事情,那段空白的记忆好像只是一个荒唐的梦一样。
他越用力想,这事就在他脑海里刻得越深,最让他觉得惊悚的是他根本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直到拿到这个印章,他方才发现自己记忆中的矛盾之处。
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无息的改变他的记忆,如果没有这个印章,他是不是也会同那些跟他一起踏入墓中的人一样,被什么东西改变了记忆却全然无知,以为自己所经历的东西都是真实的。
贾蔷万分疑惑,难道是什么心理暗示吗?
如果真的是有人对他下了心理暗示,那这块印章为何又能够让他免于这种暗示呢?
贾蔷不解,但所有的事情都毫无头绪,而他又不敢大张旗鼓的询问,毕竟当所有的人的记忆一致,只有她觉得异常的时候,他反倒成了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