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大考古家_作者:庭外红梅(73)

2018-09-11 庭外红梅 红楼

  但庆安帝就不一样了,相比于其他兄弟的伶俐机巧,他在权术一道上就显得笨拙了许多,之所以最后能够夺得皇位,也不过是因为他为人诚恳,在政务上可算得是兢兢业业,平常又默不作声,以至于有些木讷了,这在一众兄弟中就显得太容易控制了。

  所以最后太上皇才会选他作为继承人,也不过是因为太上皇觉得由庆安帝继承皇位,哪怕他退居幕后,做了太上皇也能够掌控住手中的权势。

  而朝堂上的局势也的确如太上皇所预料的那般,相比起其他的几位皇子,庆安帝在登基之后虽然也不甘心折腾过,但是动作远没有他其他的几个儿子那么大。

  而且庆安帝再怎么折腾,也根本没有折腾出太上皇的手掌心,如果不是太上皇的年纪太大了,身体越发不好,哪里会有庆安帝的机会?哪怕庆安帝已经将近五十,孙子都快成人了,也不过是太上皇手中的傀儡而已。

  庆安帝深知自己的缺点,年轻时他倒也努力过,试图弥补自己的缺点,不过到最后他发现见效甚微,索性也就不折腾了,他选择了扬长避短。

  既然他本人不擅长玩弄人心,那就更加勤奋,在政务上多发费心力就是了。

  庆安帝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他每日早上寅时便起,亥时方睡,花在后宫上的时间还不及太上皇当年的一半,所以到最后他才能够压住那些不服气的兄弟,从不服老的太上皇手中夺回原本该属于他的权利。

  从他登基,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耽误过早朝的次数一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所以当今日他没有上朝时,自然就引起了朝臣们的关注。

  那些低级官员心中虽然纷纷猜测,但终究皇帝就离他们太远,而且也轮不到他们关切,因此到底也不过是低声议论了几句,便各自散了去,忙自己的工作去了。

  倒是朝堂上领头的那几位老大臣们万分关切皇帝的身体,毕竟庆安帝年龄越来越大了。

  虽然说太上皇至今尚在,但是从古到今,皇帝的寿命也少有像太上皇那般长久的。

  反倒是五十多岁才是皇帝寿命的常态,更多的是英年早逝的,能活过五十岁便可以称得上长寿了。

  皇帝快要跨五十岁的坎儿,自然是要万分当心的。

  因此几位老大臣略微商量了一下,将自己手头的工作交代了下去,便约在了一起,准备进宫探望皇帝的身体。

  他们先是去找秦良问了问,毕竟秦良是贴身伺候皇帝的,这世上除了太医,就只有秦良最了解皇帝的身体了。

  私自探问皇帝的身体状况是大罪,几位老大臣们当然不会问得那么突兀直接,他们稍微委婉了一些,不过秦良自然是听得懂。

  如果是往常,秦良当然不介意在几位老大臣跟前卖个好,但是今天皇帝有了交代,他自然不会违背皇帝的意思,因此老大臣们问了起来时,他便含糊了几句。

  秦良这个态度立刻就让几位老大臣们的心提了起来,这可不像秦良一贯的态度,难不成皇帝的病情很严重?

  几位老大臣们相视一眼,当即便提出了觐见皇帝的要求。

  皇帝生病,他们必定是要知道详情的,如果皇帝的病不严重,他们自然可以稳坐泰山,不过是多劳累一些罢了。

  如果皇帝的病严重,那他们必然要要求皇帝赶紧选出继承人,以免皇帝突然撒手,国家后继无人,天下无主,又要迎来一场纷乱。

  但如果不是生病,是其他原因的话,他们更要打探清楚,以免于国有害。

  秦良进去了一会儿,便出来请几位老大臣们进去,几位老大臣们面上淡定,心中却在思考待会要怎么说话,才能出皇帝嘴里打探出情况了。

  进门之后,先是行礼,然后皇帝赐座,他们方才敢抬头仔细观察着皇帝的脸色。

  乍一看,皇帝的脸色虽然有些苍白,不过眼中有神,气息也不虚弱,看样子只是精神不太好,还不至于到病重的地步,更不至于到了病重到无法上朝的地步。

  皇帝也不是没生过病,不过如果不是太严重的话,他哪怕带病也是要上朝的。

  这都二十多年了,皇帝不可能突然转性,所以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皇帝难得的停工呢?

  “陛下身子还好?听闻陛下患病,臣等实在担忧不已,这才贸然进宫打听情况,不知太医怎么说?”

  庆安帝略微沉吟了一会儿,将心中早已组织好的语言又略略整理了一番,这才开口道:“今日罢朝并非朕身体有恙,乃是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