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大考古家_作者:庭外红梅(77)

2018-09-11 庭外红梅 红楼

  所以他们就想着顺着皇帝罢了,不过却有一人不这么想。

  这人名叫夏庆阳,同是内阁中的一员,不过排名靠后,而且年纪也是最小的。

  他原本是御史出身,性情刚直,最是直言耿介,太上皇当年看中他的性子,将他放在了御史台。

  而他也不负太上皇的期望,不但对于朝廷中的大臣还有王公贵族们时时刻刻看着,便是皇帝稍有有负圣德的行为,也是要被他直言劝诫的。

  太上皇当年最爱享乐,可没少被他说过,有时候太上皇被说急了,甚至直接开口要杀了他。

  不过到底太上皇还记得这朝堂上不能全是一言堂,而且夏庆阳这样的大臣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所以哪怕心中不喜欢他,仍然一直留着夏庆阳。

  而到了太上皇退位之后,夏庆阳说教的对象就变成了庆安帝。

  而且夏庆阳这人有些倚老卖老,在太上皇跟前他还收敛一二,在庆安帝面前他却仗着是老臣,说话完全不客气,根本不给他这个皇帝留脸面。

  以至于庆安帝时常被他气得心肝儿疼,不过庆安帝去拿他没办法,毕竟夏庆阳却大齐最有名的直臣,要是把夏庆阳办了,爽快倒是爽快,后续却十分麻烦。

  更何况上头还有太上皇压着,庆安帝也不敢肆意妄为。

  再者说就连太上皇那种性子都能够忍得了夏庆阳,要是他忍不了夏庆阳,岂不是说他能力比不上太上皇,就连性子也比不上。

  所幸后来庆安帝想了个法子,以劳苦功高的由头把夏庆调入了内阁,一来分化内阁的力量,二来也让夏庆阳少说些话,这才让君臣二人得以和睦的相处下去,没闹出什么流血悲剧。

  不过眼下,夏庆阳的老毛病又发作了,其他人想和稀泥,当老好人,夏庆阳可不这么想。

  他只道皇帝走上了歧路,作为忠臣,他当然要忠言逆耳一番。

  更何况他是太上皇留下来辅佐皇帝的,如今太上皇没办法管皇帝,他这个老臣自然该行责任,不能纵容皇帝。

  只不过现在并没有证据证明皇帝是在胡闹,因此他也只能够强忍着性子,没有立刻开口,但是他打定主意,要是皇帝真的在胡闹,他必定要直言一番,将皇帝引回正途。

  贾蔷还不知道他还未同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们见面,就已经招惹了两个对他心怀不满的人。

  不过即便知道,他也是不能退缩的,因此到了皇帝面前,他先是恭恭敬敬的行礼,然后垂手站在了一边,低眉顺眼,显得十分恭敬乖巧。

  不得不说贾家的基因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贾蔷,原著里就说他长得十分俊俏,不过原著中的贾蔷脂粉气太重,而现在的贾蔷自然是英气更足一些。

  都说相由心生,这壳子里的灵魂不同,同一副相貌表现出来的气质也大为不同。

  这几位老大臣可见过不少青不过年才俊,所以哪怕贾蔷的卖象表现的相当不错,却也无法让几位老大臣立刻就对他满意起来。

  不过既然是皇帝将这青年召见过来的,自然是皇帝先开口,他们即便对于皇帝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十分好奇,也绝不会抢在皇帝前面开口。

  庆安帝先是开口问了贾蔷一番贾家如今的情况如何,贾母的身体如何,贾蔷先是代贾家人告了罪,又替贾母谢恩,客套话告一段落,两人的话题方才进入正题。

  “前一阵子朕翻起宫中旧物,正好看到有两位老国公爷的画像,一时感叹其两位老国公爷的功绩,继而想起了你们,这才想叫你召见过来询问一番。你也别怪朕原先发作厉害,实在是你们也太过胡闹了些,若是放任下去,实在不好交代,只是盼着两位老国公爷别怪罪朕才好。”

  贾蔷连忙跪下,诚惶诚恐的道:“原是罪臣一家子辜负了皇恩,丢了祖宗的脸,陛下心胸宽广,降下了不世隆恩,饶恕的罪臣一家子,罪臣一家感激涕零还来不及,便是老祖宗们知道了,也只有万分感激陛下的份,哪里敢有怪罪之想。”

  贾蔷说着,抹了几把眼泪,又道:“说来也是子孙们不争气,太丢老祖宗的脸,祖宗一辈子戎马功劳挣下的荣光,却在我们这些晚辈手中丢光了,实在是子孙不孝。说来也是惭愧,昨夜罪臣还梦见两位老祖宗在梦里骂罪臣来着,说我们这些做晚辈的不争气,丢了他们的脸呢!”

  “哦?”皇帝适时露出惊讶的模样,忙追问道:“两位老将军可还说了别的?可有提起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