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为止,她嫁来雍王府也差不多两年光景, 几乎是万千宠爱在一身,只不过一直没传出过有孕的消息罢了。
年玉润觉得自个儿还年轻,犯不着让玉荣也跟着嫁进来,还劝年羹尧让她嫁给十三阿哥或者更年轻的十六阿哥。
而玉荣不知怎么的,一听到四阿哥就心里发慌,本能地拒绝着:“姐姐,还是不了,若王爷来了,我就自个儿吃吧。”
“也成。”年玉润本就不是真心诚意带着她在四阿哥面前刷脸,干脆地应了。
用过早饭后,玉荣跟着年玉润去给四福晋请安。
她们一进去,就见满屋子的莺莺燕燕众星捧月似的围着四福晋。
玉荣的脑袋突然“嗡”地一下炸开,眼前一阵地转天旋,女人们的音容笑貌一下子变得抽象不已。
她闭了下眼,再睁开时才稍微好了些。
四福晋还是之前二周目时见过的样子,那时的玉荣与她攀谈起来毫无障碍,这会儿却看她一眼就觉得头皮发麻,完全亲近不了,只能紧挨着年玉润坐着。
对比年玉润的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她就显得有些呆板了。
尽管如此,四阿哥的女人们还是争先恐后地给玉荣送上见面礼。
“年小姐跟侧福晋长得真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子坐在玉荣旁边,身上穿着绣千瓣菊的藕色衣裳,她是标准的满族女子的身材,骨架高大,额头饱满。
玉荣稍看了她一眼,波光一动,立刻认出她的身份,钮祜禄氏。
“年小姐可还习惯京中的气候?说起来也快到立冬了,我就送一套沙狐皮的斗篷给年小姐吧。”又一道声音跟着响起。
玉荣目光移过去,又见一名穿着浅粉色旗袍的年轻女子,五官虽不出彩,却十分柔和。
奇怪的是,玉荣听了她关切的问候非但没感到丝毫的暖意,反而还想谢绝她的好意。
她能认得这是与钮祜禄氏同为格格的耿氏,目前除了年玉润,就属她得宠。
这些女人里,玉荣只在之前的周目见过四福晋和李氏,但她此时却能莫名其妙地认出其余人来——坐在李氏旁边的是格格宋氏,原本因为进府时间早常常装腔作势,现在因为常年无所出而老态尽显;旁边风韵成熟的苗条女子是武氏,跟她们年氏姊妹一样是汉军旗的……
四阿哥的后院被四福晋管理得井井有条,可玉荣却对这些后院里的女人没由来地厌恶,连对着年玉润都十分抵触。大多时候只是抿唇笑着不讲话。
于是众人都笑着说年家小姐是个安静的。
许是因为她太安静了,反而引起了四福晋的好感,拉着她坐到了自己身边。
用李氏的话说,她有三分像年轻时的四福晋,又有五分的像年玉润。
四福晋笑了笑,又说道:“我看你还想说玉荣还有两分像你年轻时的灵动,对不对?”
一下子,雍王府三个最为举足轻重的女人都与玉荣有了联系,这样的比喻简直给足了她的面子。
这一刻,李氏笑而不语,年玉润似笑非笑。
而其他人看着玉荣的目光立刻变得十分耐人寻味,一上午的话题更是离不开她了。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四福晋又留了一院子的人吃午饭,一直到下午该散的散得差不多了,外面又突然来了人,说九福晋送了帖子来。
这时屋里只剩下年玉润和玉荣两个陪四福晋坐着喝茶,四福晋接过帖子看了一眼,方道:“九弟妹为着前些日子的事过意不去,想请咱们过府听听戏、打打牌。”
玉荣仍看着茶碗里飘着的菊花出神。
过了一秒,年玉润问道:“九爷身体应当无碍了吧?”
四福晋看了看她,说道:“嗯,九弟妹说是次日便好了。过两日你就随我一块儿去吧,她也没请别人。”
其实她是不想带年玉润去的,因为早年她曾和九阿哥闹出过一点儿事情,虽然过去许久了,可九阿哥当时的表现却让她很难忘记。
她认为也是因为此事,所以九福晋看着年玉润的眼神总是意味深长。
可无法,九福晋跟李氏的关系甚至到了不对付的地步。而他们四爷府后院单薄,四福晋既不可能只身前去,也不可能带着位份低的钮祜禄氏和耿氏去。
四福晋放下帖子,又看向玉荣,和蔼地笑道:“玉荣也跟着去吧,正好儿凑桌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