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荣收到通知时,反倒是一时兴起想起来送九阿哥东西的,她想到这玩意儿定能哄他开心,便顺手请人镶了字和小银镜,一做好就给他送了去。
虽然西方学者们不停探讨不同的统治模式,不同文化之间的博弈也永远在进行,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正确的统治方式,甚至也没有成功的统治方式。
她在的那个世界里,清朝第五位皇帝是雍正,是康熙的四阿哥,是已是既成事实的历史。虽然假设没有意义,她陪不了九阿哥一辈子,这个礼物也帮不了他,但能予以他眼下的快乐就够了。
殊不知,自端午之后,九阿哥就病了,甚至卸了理藩院的事务,住在他那个畅春园附近的庄子上休养。
玉荣跟着郎世宁随康熙去热河兜了一圈儿,甫一回来便听说了这事。
她的意大利小伙伴都提议前去探病,顺便感谢九阿哥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关照。
他们准备了许多来自欧洲的礼物,其中最讨九阿哥喜欢的大概就是香料和葡萄酒。
玉荣并没有着急去凑热闹,因为她起初以为九阿哥只是偶感风寒之类的小病,不料却是过了半个月也没有听到他出门的消息,偶尔还有九贝子府的几个姬妾进进出出,轮流从城里过来照料他的身体。
府上有娇妻美妾他不住,非要待在庄子里。
从他庄子上探病回来的几个意大利人也对此表示不解。
玉荣呵呵一笑,抬脚往如意馆走去。
如意馆的正间不作画室用,只有西次间是专用的画室。郎世宁来到北京之后便开始学习中国画的技法,故而屋内除了油画画具之外,临窗的位置上还摆了一张长桌,铺满了卷起来的画作。
她堂而皇之地走进来,却发现郎世宁不在,反倒是十三阿哥立在他的长桌前,穿着一身月白色的袍子,弯着腰,用工笔画的技法细细描绘着一张仕女图,旁边是他的贴身小太监在伺候着,旁边的小炉子上温着一壶莲花白,屋子里漫着花酒的清香。
玉荣见状,在心里“啧”了一声。
又是个风流的。
见她进来,十三阿哥不紧不慢地将他的画掩上,直起身子说道:“芙兰卡小姐,许久不见。”
两人因时常在如意馆碰上,见了面也能说上几句话。
三言两语间,玉荣才知道十三阿哥是给郎世宁带了些珐琅颜料,郎世宁还没来得及拆便被康熙的人临时叫走了。
玉荣看着那盒子颜料思忖了一下,随即与十三阿哥各占据了一半画室,中间正好隔了一道竹帘子。她忙着整理归并工具和画纸,十三阿哥则继续他的画作,两人互不干扰,各忙各的,倒也不是头一遭。
郎世宁很喜欢京里的文化,尤其对中国特有的玩意儿充满求知欲,看到喜欢的便画。早前玉荣带着他去琉璃厂的花鸟市转了一圈,花鸟于他而言太过名贵奢侈,他是养不起的,于是就买了许多金鱼,将它们成对成对的放在内务府给的瓶瓶罐罐里,画了不少出来。
比起玻璃缸,郎世宁更喜欢用瓷器装着它们,他最喜欢的那对玉顶红白狮则养在一只珐琅彩绘罐里,林林总总在窗下摆了一排,甚至还有一只大的青花碗,里面游着一对墨龙睛。
十三阿哥每每见到都会哈哈一笑,然后摇摇头,怕是觉得荒诞,也是他们贵族无法欣赏的做派。
“爷,十爷来了。”
玉荣正给郎世宁养的金鱼换水,忽听得十三阿哥的小太监小声禀道。
作者有话要说: ①《走向共和》
②这镜子梗是借的同学的。他有天在路上走就发现了一个写着“THISCOULDCHANGETHEWORLD”的盒子,结果打开一看是个镜子233很治愈了。因为知道当时的英语词义跟现在不大一样,还特地去查了词源。结果到了十八世纪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
.
玉荣:日常哄男朋友开心(1/1)
[群聊][九龙修罗场]
[鞠躬尽瘁老十三]胤祥: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为啥我和九哥画风类似爱好相近却没有成为好朋友
[吃斋念佛四和尚]胤禛:很简单,因为你喜欢文艺他喜欢铜臭
[在野独苗八贤王]胤禩:所以,你喜欢美人是风流,他喜欢美人就是好色
[序齿十四不沾光]胤祯:所以,你寻花问柳是邂逅红颜知己一段佳话,他就是泄欲下流享受朱门酒肉
[天骄无二太子爷]胤礽:不,因为你是四爷党,你政治正确所以风流;他是八爷党,他不正确,所以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