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就知道那公主是个刁蛮任性的,万没想到如此恶毒,如此一想,离了也好,没了是非日子才清净。
今日朝中忙乱,不过和亲之事,总算有个定论了,既然此事已了,李长吉也算闲下来一日,和薛蟠到郊外的寒山寺去看梅花。
薛家的花园子里也有梅花,还有一株嫁接好的,一半红梅一半白梅,他颇为喜欢,不过和寒山寺的又不可同日而语,寒山寺在郊外,占着好大一座山,漫山遍野的梅花,有红有白,端的好看,老远就闻到一股清香。
两人携手游玩,因在无人处难免亲密了一些,却不慎着了有心人的眼。
薛蟠在贾府上学的时候,勾搭上一个叫香怜的,他当日还泼了李长吉一身的酒水,如今此人勾搭上了忠顺王爷,两人也大张旗鼓的过来游玩。
李长吉和薛蟠悄悄的,连随从也没带几个,动作亲密无间,叫香怜看的眼热,如今他虽勾上了忠顺亲王,可是忠顺亲王爱唱戏,他好好一个世家子弟,免不了也要学些下九流的技艺,如此一来心中先不忿,而且忠顺王位高权重,争宠的不计其数,他现在不过是仗着新鲜,想来过些日子就要厌烦的。
最重要的是忠顺王这个人,花样颇多,爱用些器具,年纪又上来了,力不从心的时候也多,让香怜是苦不堪言,如今看到薛蟠两个言笑晏晏,更是怒发冲冠,他频频向远处的两人看去,惹得忠顺王也起了疑心,要问端的。
他知道忠顺王如今和贾府起了龃龉,正好趁机上眼药,说是看到贾府的亲戚。忠顺王行伍出身,眼力颇好,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惊讶的看到了李长吉,看着两人的动作,他心里有了计较。
如今陛下越发偏爱他,连带着索家动作连连,加上这回南安郡王战事失利不说,人还做了俘虏,他们受了连累,何况忠顺王是知道的,李长吉这人看着乖顺,实际上最是神鬼难测,何况陛下如今总是提起前朝太祖,谁不知道,前朝太祖在太子死后立了皇孙为皇太孙,如今怕是想效仿之。
因此,忠顺王看着两人,心中忽然涌上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世界上最好最干脆的法子就是釜底抽薪,以前李长吉行踪难料,如今嘛,这么想着,他的面上浮起了一丝冷笑。
两人尚且不知道已经被盯上,兀自赏玩,到了晚间的时候,天色已晚,便在寺里歇了一宿,第二天早上才回去。
且说香怜见忠顺王的笑容不怀好意,回到府中就叫人过去叮嘱一番,像是在密谋什么,心下十分不安,颇为忐忑,左思右想觉着不对劲儿,生怕他做了什么连累自己,他不过是一个小小草民,大事是不敢掺和的。
过了几日和亲之事已定,忠顺王府因力保南安郡王之事,受了连累,李长吉亲自过去传旨,罚了一年的俸禄,香怜躲在后面偷看,多方打探,才明白他正是废太子之子,当今皇孙。
在忠顺王府一段日子了,对于朝廷上的事儿香怜也有些明白,自然是越想越心惊,想着忠顺王府今日来的一些黑衣人,打了个突儿,想着怎么把自己摘出去才好。
过了几日,果然见那些黑衣人换了衣裳拿着包裹出去了,香怜长了个心眼,立马派小厮到了薛蟠与李长吉常约会的小院——这是忠顺王跟着薛蟠打探出来的,让弄出点动静,扔个纸条进去。
那小厮机敏,立马就去了,留着香怜在屋子里提心吊胆,不敢深思,好容易等到人回来才放心,终究怕不安全,卷上包袱连夜跑了。
吴大用本在门口守着,他见到薛蟠就心烦,觉着这人又无用又讨厌,满身的铜臭气,若是个风度翩翩的读书郎也就罢了,还能和主子吟诗作对,偏偏是个最末等的商人,起初连字都认不全,对着戴权那个死太监一脸巴结,称兄道弟的样子,让他看着没得恶心。
如今两人在屋子里,他觉得烦闷,便出来走走,刚沿着墙根绕院子两圈儿,忽见一个石头扔进来,打的竹子动了两下,他心下起疑,过去找了一番,发现是石头上绑着一块绢布,上面写着字。
一看到上面的字,他的瞳孔就缩了一下,只见上面写着:小心马车后尾随刺客。
刺客!吴大用心中一急,立马就要去叫人,想了想又怕打草惊蛇,心中盘算一番,有了个绝妙的主意。
梅家的人已经到了京城,马上就要赢取宝琴过门,因此今日薛蟠虽然想留下,却要不得不回去,预备着明日和梅家谈事情,他是长兄,必要出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