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盒中十册手抄书正记录了那些古老的幻术,从文字到配图无不彰显着这门奇术的诡异莫测之处,不仅是凭空变出水火,它能够操纵人的五感,以而进入一种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境界。
“孙班主记载了一起十二年前的旧事,那是彩云班成立的第三个年头,他们前往湖南一带表演。当年彩云班还叫灵云班,不想却是犯下了一场屠村之祸。”
月枕石翻开的那本册子正由孙班主所书,上面写到孙嵩是幻门云氏一支的传人,传到他父亲这一代碍于天资所限不得大成,便是拉起一个戏班子四处表演为生。
那一年,灵云班在甜水村照例上演了一场灵云降世的表演,云彩里冒出金光仿佛如神仙降世。村里人没有见过那如此真实的把戏,九成的人都信了灵云班的人有大神通,是可以帮助他们取出传说的宝藏。
原来甜水村自前唐末年先人定居当地后,历代就一直流传着有关宝藏的传闻。
要不说乱世过后宝藏的传闻似乎总在深山里能听到一二,那都是因为唐朝本就是万国来朝的富裕,而后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战乱,门阀世家四散凋零各支都流落迁徙四处,有关那些大家族的巨额财富的猜测不时总在民间流传。
几百年过去,仍旧会有贪心人窥觊那些不知流言里的财宝。孙班主祖上正记载过一些藏宝地,其中之一便是甜水村所在。
在二十二年前灵云班与江湖人合作,戏班谋取村里人的信任,借用宝藏传说里祥云东来取宝人至的传闻,势必要从甜水村里挖到一点什么。
“混账!”包拯快速地将孙班主的记录翻阅下去,其中写到二十二年前甜水村的村长在深信灵云班的情况下真的说出了宝藏之事。
深山里的甜水村加在一起也就八十来人,他们的祖辈本是为了守护主家的财产而在山里隐居,只是时光变迁主家迟迟不来人,那些金银珍宝便也埋在了山林里。灵云班与其所勾结的江湖人趁势挖出了所有宝藏,那一笔宝藏能够供他们挥霍几辈子不愁,正是因为数量巨大盗宝者内部发生了分歧。
绿林盗匪想要除去灵云班独吞宝物,更是一不做二不休召集来了帮手放火烧山,把甜水村的知情人也都给弄成不会说话的死人。
变故突生里,孙班主之父拼死一斗,他用幻术牵制住了盗匪们,没敢再贪恋宝藏便让孙班主与戏班的三人逃出了深山。
孙班主额头的彩字正是其父临死前所刺,是让孙班主牢记这一桩错事,此后不再使用莫测的幻术,仅仅是以表演为生的彩门中人。
事后,孙班主打听了甜水村的情况,村长启动了前人留下来的对敌阵法,村子里的人与盗匪一众同归于尽,而深林大火熊熊燃烧,最终此案被定性为盗匪入村抢劫,双方在火势里全灭的结局。
甜水村之事后,孙班主不再贪求钱财,他与活下来的三人组建了彩云班,云游四地只以简单的表演为生。谁都不愿意在去回想那场深山里的罪孽,他只将当年事情与幻术古书一起藏在了木盒里,隐约觉得某天或许会迎来大难来头,那么这就成为了最后的一份记录。
至于为什么要把木盒子埋在笙井里,孙班主并非无缘无故地将临时落脚点租在醉红楼之侧,而是因为奇门之中隐有传闻这一带曾是聚灵处。
顾名思义,身怀异术的人会在暗中聚集交流,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帝都皆有那样一处地方。宋朝定都汴梁,这里也曾往来过一些奇人异士,却是不如前唐能入出宫廷,特别是赵普治罪幻术师侯莫陈利,在其死后民间奇术就更加隐匿而收敛踪迹。
孙班主不曾写下他是否在汴京遇到了奇人奇术,但自从二十二年前犯下血罪,他总隐隐担忧某天遭到报复,便是提前将木盒埋到了井底。
他写明不论是否在汴京遇险都不再带走木盒,他已经五十又七早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半只脚已经跨入棺材,有些事情如果真要来就让它来,而木盒子会否重现天日便也交给命运。
月枕石读到最后冷笑了一声,见鬼的命运,如果孙嵩真的悔意满满,他为什么不早一些投案自首。
“也许彩云班入京不是随意的选择。孙嵩可能意识到有人要对他们下手,或者他是来京城寻找帮手,这才有了所谓地住到聚灵地醉红楼附近。从结果来看,我们不妨推测孙嵩与彩云班里的六人没有逃过一劫。”
木盒子给出了彩云班被灭的前因,这个戏班子一共十人入京,而夷山只埋了七具尸骨。孙班主写得清楚,一同从甜水村之变里逃出来的三人,至今只有一位老伙计还留在戏班。而孙班主的几个孩子早夭,如今的十人戏班子,有三人是后来对外招的,还有五人则是当年一同死里逃生三位伙计的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