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与君绝[汉武快穿]_作者:北徙君(101)

2018-08-21 北徙君

  “太子可曾在梦中给了你什么线索?”岑风在一旁追问。

  卫青深深凝视着岑风,他想说,这墓里埋葬的是你的儿子,你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要说的吗?但岑风作为一个唐代出生之人,又如何理解其中的爱恨情仇?

  于是卫青只是叹了一口气,再也不看岑风免得给自己添堵,冷淡地回答:“据儿告诉我一些该死的人,不过这些人早就死了,到现在恐怕骨头都化作灰。”

  “你说的是当年在泉鸠里加刀兵与太子之人吗?”岑风问。

  “你怎么知道的?”

  “我也是读《汉书·武五子传》的时候注意到的,‘及泉鸠里加兵刃于太子者,初为北地太守,后族’,说明他们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武帝最后清算了。”

  “那你记得在围捕太子这一事件中记录下姓名的新安令史李寿和山阳卒张富昌的相关记载吗?”

  岑风当然不可能记得那么细,不过他自从知道自己是刘彻转世之后,随身携带了《史记》和《汉书》,此时正好掌灯翻阅:“找到了,在《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年表》里记载,‘邗侯李寿,以新安令史得卫太子,侯,一百五十户。九月封,三年,坐为卫尉居守,擅出长安界,送海西侯至高桥,又使吏谋杀方士,不道,诛。’这个李寿升官倒挺快,从秩百石不到的小小县令属官,三年时间就升为秩中二千石,九卿之一的卫尉,看来他在朝中的靠山不容小觑啊。”

  卫青冷哼一声:“就连你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刘彻居然还能让他一路高升,我看也是老糊涂了。”

  岑风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总觉得是自己被骂了。

  “题侯张富昌,以山阳卒与李寿共得卫太子,侯,八百五十八户。九月封,四年,后二年四月甲戌,为人所贼杀。”岑风继续往下读,“诶,你有没有觉得这里有些不对,这张富昌不过是个小卒,地位比李寿更低,获得的封户却比李寿足足多了七百户!”

  卫青凑过来看了一下:“果真如此,等一下,山阳郡,我怎么听着有几分耳熟,之前曾经为诸侯王封国吧?我记得这个山阳国的国都便是昌邑。”

  “昌邑王刘髆,李夫人之子,李广利的外甥。”岑风也反应了过来,“这个张富昌说不定有问题?”

  卫青一听,当即坐不住了:“今晚先不去太子墓,我们连夜赶往山阳县,我要查阅山阳县志。”

  山阳县令一个大清早就被外面的敲门声吵醒了,看到岑风出事的御使令牌,他半句不敢抱怨被打扰美梦的事情,连忙带着两人来到了山阳县存放文献资料的地方。

  根据《山阳县志》记载,汉景帝中元六年,梁王武薨,其封国梁国一分为五,景帝遂封梁王武之子刘定为山阳王,分梁国北部数县置山阳国,国都为昌邑。

  汉武帝建元五年,山阳王刘定薨,山阳国除为郡。天汉四年,封皇子刘髆为昌邑王,以山阳郡置昌邑国。

  也就是说,这个来自山阳的小兵张富昌,当时是属于昌邑王刘髆所在封国的军队。湖县和山阳郡相距两三百里,张富昌长途跋涉来到湖县,带着一群士兵逼死太子,这里面的问题说起来就多了。

  想到刘据去世前遭遇了什么,卫青气得浑身发抖,他愤怒地对山阳县吏说:“给我好好查一下这个张富昌在你们山阳的家族谱系。”

  结果还真被他们找到了一本张家族谱,这个张富昌并没有和李寿一样去长安,但回到山阳之后,他家里的财产田地便多了起来,再加上有几百户的侯国,在当地可谓过得非常富贵。

  但他这一脉并没有留下后代,竟是绝后了。关于个中缘由,家谱上语焉不详,只说这张富贵是带着一队士兵出行的时候,卒于湖县。

  两人将山阳县衙的文书处快翻了个底朝天,再也找不出其他有用的信息之后,重新快马赶回了湖县——这张富贵的死还是和湖县有关,更何况今晚便是十五月圆之夜,他们还惦记着要去查看当地村民口中那失儿河夜间的异状。

  刚进山谷,便看到里正慌张地跑了过来:“大事不好了,有一伙盗墓贼极其嚣张,要去盗太子墓,被村民发现之后竟然将村民打伤,我们村里都是老弱,没几个壮丁,而那伙盗墓贼手中都有武器,穷凶极恶,我们根本打不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