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我在红楼当天师_作者:约是(28)

  她已经明白,只有她一个人看到了。

  直到天色慢慢发白,晨光落进屋里,黛玉已头重脚轻,冷得不停打寒颤。

  她发烧了。

  待林如海一大早过来探望,就见黛玉眼角挂着未干涸的泪,面色已烧的潮红。

  林如海一面让随行的老大夫诊脉,一面喝问两名婢女:“昨晚究竟发生了何事?怎么休息了一晚上,反而病了!”

  雪雁、白鸥年纪小不经事,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遂不敢隐瞒,将昨晚所有细节都详细描述一遍。

  林如海听了丫鬟的话,又听老大夫说是受了惊吓,哪还有不明白的。他不禁忧心忡忡,思忖再三,还是亲自去寻了谢嘉树。

  谢嘉树过来时,黛玉已经喝过药,烧慢慢退了,人却怏怏的,坐在床上由奶娘王嬷嬷哄着吃小点心。白鸥和雪雁在一旁陪她说话解闷。

  “父亲。”见林如海回来了,黛玉强打起精神,乖巧地问候了一声。

  林如海坐到床边,摸了摸她的额头,见烧的确退了,面色稍缓。

  黛玉这时又看到一边的谢嘉树,不由攥住了林如海的袍袖,从他的身后探出半个脑袋,好奇地打量起谢嘉树来。

  因两人年岁都不大,倒没有什么可避讳的。但林如海折服于谢嘉树的本事,已将他视为同辈论交之人,担忧这样会引起谢嘉树不愉,遂不着痕迹地将黛玉拢在怀中,微微侧身,挡住了黛玉的视线。

  黛玉皱了皱小鼻子,依偎在父亲怀里困扰道:“这个小哥哥,我好像见过的。”

  林如海听见她小大人一般煞有介事的话,不禁莞尔:“你又何曾见过了?”

  黛玉懵懵懂懂地眨眨眼,似乎被问住了。

  谢嘉树看着小团子一样稚嫩的林黛玉,心中有些唏嘘。日后孤标傲世的林妹妹,小时候竟是如此乖巧可爱的模样。

  那么,关于她的命运,就是做出一些改变又何妨?反正他阅读红楼时,就对此不满了。

  谁说黛玉的病要好,只能出家不见亲戚呢?只要踏入修行之路,就开始了逆天争命,那病一世也不会好的批命,自然也就作不得数了。

  这时,谢嘉树突然心中一动,冥冥中两人之间那种牵扯,好似愈发清晰了。

  修炼之人出现感应向来事出有因,不可忽视。这也是他几次三番如此在意的原因。他不由将目光转向林黛玉退烧后因惊悸而苍白得几乎透明的小脸,以及缭绕在她周身的阴气,心中渐渐浮现出一个猜测……

  绛珠仙子的转世,根骨、资质自然是极佳的……难道,这玄妙的牵扯是因为,他与黛玉有师徒缘分?

  作者有话要说:  谢嘉树:难道是有师徒缘分?

  作者:不,是十二年后你们有夫妻缘分(*^__^*)

  第12章

  谢嘉树是很果断的人,一旦作出决定,就会立即付诸行动。且他与祖父祖母约定只在茗香山上小住半月,报答张真人救命之恩,时间有限,不应浪费。

  这段时间里,谢嘉树趁机陪同张真人见了几名贵客。不过两日,张真人收了首徒的消息不胫而走。

  林黛玉因阴气反噬,时常浑身冰凉,无法安寝,不得不又多穿了件小袄,才好了些。入秋时节,天气只是微凉,原本纤细瘦弱的小人,却穿上了厚厚的衣裳,乍见之下,像个圆圆的小团子。

  林如海并未迟疑太久。

  修炼于林黛玉是很好的选择。更何况,谢嘉树也不像那癞头僧人那样,要化了黛玉去出家。尤其当林如海知道谢嘉树的俗世身份,更是放下了心。

  林如海当即修书一封,将欲让黛玉修行之事告知贾敏。贾敏向来宠自家夫君胜过宠孩子,无有不应,自不会驳了他的意思。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

  林如海在该怎样告诉黛玉修炼的事上犯了难。尤其是,黛玉还这么小,她是否能理解这件事呢?

  他微微抬眸,见黛玉的餐盘已经空了,不由将手中的筷子也放下了。温和地看向黛玉,一副我有事商谈的模样。

  黛玉的背脊微微僵硬了一下,带着点微不可查的紧张和慌乱。可惜林如海此时心事重重,并未发现她的异常。

  这时,一旁伺候的婢女为林如海递上巾帕,让他拭了面,又净了手。雪雁赶紧上前,借助衣袖遮掩,把一条手帕在黛玉下颔处摊开。黛玉快速启口,将含着的萝卜吐到手帕上。雪雁立即将手帕一包,动作利落地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