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我在红楼当天师_作者:约是(85)

  走出宫门,九皇子最后回头望了一眼。

  自太子哥哥薨逝起,他们几个兄弟就再无和睦相处的可能。他作为唯一的嫡子,更是所有人的阻碍。他若不争,只有死。

  下一次再搬进来,必定是以主人的身份!

  ……

  一场秋雨一场凉,夜雨过后,天渐渐冷了下来。

  晌午时分,一艘船舫靠了岸。船上下来的,正是林如海一家。

  岸边停了两辆马车,车旁早已等候多时的仆妇见了来人,立刻面露欢喜,迎了上去。

  他们在京城老宅守了九年,才盼回了主家。

  黛玉身着胭脂色襦裙,身量长高许多,看着很是窈窕。她身旁跟着的两名丫鬟也各有特色,白鸥俏丽,雪雁机灵。

  岸边风大,将黛玉头上的白纱帷帽吹起一角,露出半个精致小巧的下巴,引得路人纷纷驻足看去。

  老仆多年未见到主人,俱是神情激动,一边说着这些年京中情况,一边殷勤地引着他们上了马车。

  黛玉与贾敏同乘一舆。不同于原著年幼进京的谨小慎微,因都是自家人,黛玉并无多少拘束,上了车就取下帷帽,露出秀美绝伦的面庞来。

  母女二人就说起话来。贾敏感叹道:“九年了,我都老了,京城却繁华依旧。”

  黛玉撒娇道:“母亲再这样妄自菲薄,我可就生气了。”

  声音宛若乳莺初啼,动听无比。

  贾敏轻笑一声,拉了黛玉的手道:“我们久未归京,过几日合该去一趟荣国府,探望你外祖母。”叮嘱了几句,又想起另一事,问道:“你回京的消息,可有告知谢世子?”

  黛玉脸微微发热,哼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他。”

  贾敏含笑望着她,心中却轻轻叹气。到底不比小时候了,不能自在地联系。

  黛玉脸愈热,无意识地侧过身,卷了车厢帘幕,往外瞧了一眼,意识到不妥,忙又放下。

  马车不疾不徐地行驶着,车夫端坐在前,随从、仆妇在前后左右跟随。一望便知,这应是哪户官宦人家出行。

  谢嘉树骑马经过,似有所感,侧头看去,就见车厢帘幕卷起,露出了半张秀美面庞。

  一股熟悉感油然而生,谢嘉树不禁一怔。还未细想,那道帘幕便又垂了下来,遮住了那如画的眉眼。

  骏马飞驰而过,很快就渐行渐远。

  第36章

  金秋十月,风清气朗, 贾府上下都喜气洋洋。

  今日是贾府姑奶奶贾敏回来省亲的日子, 老太太十分欢喜,全府上下都得了赏赐。

  贾府的门房更是面带喜色。前几日府中就开始洒扫、整理一新,今日清早, 他还特意提了井水把大门再擦洗过一遍, 连边边角角、门口的石狮子都干干净净的。

  屋中, 贾母想到多年未见, 如同命根子一般的小女儿, 想到女婿擢升了户部侍郎,正三品的要职, 笑容更是抑制不住。

  王熙凤嘴角噙笑, 陪着贾母说话凑趣, 妙语连珠逗的贾母更加开怀, 王夫人在一旁搭腔,眼神却透出几分疏淡。邢夫人则僵立一旁, 时不时附和几句。

  贾母絮絮叨叨说着往事:“……从小就冰雪聪明,学什么都快,长的也跟年画娃娃似的,谁见了都喜欢。就是国公爷, 那么端方严肃的一个人, 见了这个女儿也总忍不住抱一抱……长大了些就淘气了, 说起道理来还一套一套的, 国公爷即使生气了, 也总不忍责怪她,纵的她越发猴子似的……后来定了亲,好些年也没有一儿半女的,把我担心坏了,偏姑爷也是个痴的,倒成就了一段好姻缘……”

  贾宝玉听的有趣,就问道:“这么说起来,这位姑妈倒是个神仙人物。”

  王夫人嘴角几不可查地下撇,道:“你姑妈出阁前那才像千金小姐的体统,嫁的也是侯府公子,后来高中了探花。相形之下,你几个姐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

  三春姐妹就和薛宝钗凑在一起,一边听一边轻声讨论,贾宝玉也凑过去交谈,气氛很是欢愉。

  这时,一个小丫鬟小跑着进来,眼睛仿佛发着光,道:“来了,来了。马车到大门了。”

  贾母一下子站了起来。王夫人与王熙凤一左一右,挽着她往外走去。

  ……

  清晨,林黛玉按照母亲的吩咐精心打扮,身着一袭云霞色缂丝对襟长绸袄,搭配粉色妆花裙,漆黑的长发绾了个髻,插了根红宝石赤金发钗,配一对粉珍珠耳珰,纤腰盈盈,娇俏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