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同人)盗墓迷城_作者:土方露儿【三部完结+番外】(231)

  我曾查过看天花板的行为,有人说是缺乏锻炼和自信的表现,实践过后我得出不同的结论——那就是可以让大脑完全放松下来,什么也不用去想,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长时间持续这种行为会使人上瘾,不仅天花板,盯墙壁也有同样的效果。也许闷油瓶爱看天花板没我想得那么文艺,说不定他只在考虑以何种方式失踪更拉风一些。

  我把目光重新转回到面具上,面具的眼睛部位有透孔,明显是为了朝外视物而搂刻的。据此可进一步推断,这个面具确实是佩戴于活人面部的假面,而不是覆盖于死人脸部的面罩。

  和在史博家看到的一样,面具上有很多细小的纹路,我曾推测是隐藏的地图或文字一类,但是这些纹路交错在一起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我想到一种可能性,建筑学的老祖宗鲁班发明的一种拼接技术——鲁班锁。

  -----------------------tbc---------------------------------

  第十六章 判官锁面

  鲁班锁,也叫八卦锁,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中国拼接技术相当完善了,榫卯技术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后来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根据鲁班的发明,结合八卦玄学原理制成一种玩具——孔明锁,民间还有“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

  鲁班锁曾在鲁国得到大力推广,这要得益于它的创始人鲁班,而铁面先生也出现在鲁国,时间上吻合。如果面具的年代真能追溯至战国,一切都说得通了。

  我尝试往那个方向考虑,可鲁班锁存在一个问题,每个鲁班锁对应一个特殊的开启手法,施力方向不对是绝对打不开的。

  我用小刀一点点将表面的黄金先刮去,尤其是纹路的接缝处,说真的,如果浇注黄金时刻意将缝隙赌死,即使找对了方法也不能顺利拆开面具。我更有深一层的担心,面具假如隐藏了某个天大的秘密,会不会由于方法不对而自毁掉,那秘密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我只刮掉了正面的黄金,暴露出的青铜组织一接触空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空气中氧化,表面迅速附上一层绿色的铜锈。刮掉的金子混合了一种黑色的粉末,散发出淡淡的臭味,有些像食物发酵的味道,如果判断的没错,多半是古书中提到的防腐技术。

  我用刷子扫去铜锈,可没几秒钟又氧化出新的一层来。我有点错愕,再尝试了一遍,同样的效果,而且氧化的间隔在逐渐缩短,这说明里面的材质要比外面更纯。照这种速度,没几分钟整个面具就会化成一堆铜渣。而且我怀疑面具里掺杂了某种成分,比如弱酸或弱碱,导致氧化产生的物质正好成为新的腐蚀剂。

  看来面具的主人不希望秘密被公诸于世啊,我不敢再动了,托起面具开始思考新的方法。突然间,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奇异的念头——我想……带上它。当意识到不对为时已晚了,我无法控制手上的动作,眼看着面具离自己的脸越来越近。

  面具贴上皮肤并没有金属的质感,像是之前带上人皮面具的感觉,有些厚重且透不过气,可能是心理作用。起初我还能透过透孔看见对面的墙壁,随着时间推移,我的意识逐渐远离自己的身体,像被强行拉走一样。

  周围的景象不断在扭曲变形,我听得到外界的声音,明白这里发生的一切,可无法逃脱开,手脚也不听使唤了。渐渐地,连声音也消失了,身边浮现出一团团的黑色,不像人也不像动物,没有固定的形态,有些从身边滑过却抓不住。自己完全被扔进一个虚无的空间,置身一片空旷,我无法形容这种景象,只想到一个词——混沌。

  远处有黑色的轮廓朝我靠过来,突出的头和四肢,我判断那应该是一个人。是谁呢?心底涌出一丝触动,我好像以前见过那个影子——姑且先称为“影子”吧,到底在哪见过呢?

  我越发觉得熟悉了,思维一旦转移,内心的恐惧反而被压制下去。它不是我经常接触的人,至少不是最近几年,所以不会是胖子、小花、闷油瓶的其中一位。也许时间更久远,我努力搜索着大学甚至更早期的记忆,偏偏想不起来。

  影子慢慢接近了我,我动弹不得,但第六感提醒自己绝对不能让影子靠近,好像它会占据我的身体。对!就是“侵占”,或是“控制”!我似乎想起一丁点了,可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