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十六看着迎春良久,最后笑道:“好!说的好!二姑娘真乃我人生一大贵人也!”说完便朝着迎春点了下,就此离开。
第94章
京城, 荣国府。
后角门的看门婆子接待了江南甄家的婆子,因贾府和甄家素有来往,下人间自然也是眼熟的。甄家这两婆子抬着几只大箱子放在了贾府, 只说暂时让贾府帮忙守着, 说完便就此走了。
甄家出了事,满京城的人都晓得, 看门的婆子当即便一路小跑着去了二房王夫人那里禀告。
王夫人原本就想着趁张瑛不在这段时间乘机捞点银钱, 可偏偏林之孝整日里呆在账房, 始终没寻到机会, 这不门房婆子说了这事。王夫人仔细交代了几句, 又赏了她五十两银子,让两个心腹偷偷的把那几箱子东西搬进了陶然居。
如今正值酷暑,天气炎热。贾府众人在道观打平安蘸后便都困乏不堪,贾母只第一天去了,后面几日便推说身子重没再出去。
这贾母一不去,众人也都懒得动弹,平安蘸一事便草草了事。
薛姨妈盯着日头进了院子,一路来了宝钗这边, 见着宝钗身着一件米粉色纱裙, 正坐在里屋看书。
“妈妈怎么来了!”宝钗让莺儿给薛姨妈倒茶, 又拿了扇子给薛姨妈扇风。
薛姨妈擦了擦汗, 喝了一口水看着宝钗道:“我的儿,那事你想的如何了。”
宝钗一怔,转而做了下来, 歪着头看着薛姨妈道:“容我再想想。”
薛姨妈当下便急了,凑近了说道:“乘着林丫头不在,你抓紧些,宝玉是实诚人会知道你的好的。”
“妈妈也太心急了,我冷眼瞧着,林姑娘似乎对宝兄弟没那些意思。”宝钗说着,便只觉得没意思。
而薛姨妈则笑了,看着宝钗道:“你素日便聪慧异常,怎么这事倒糊涂了,林丫头有什么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太太的想法。”
“母亲!我……”宝钗犹豫再三,终于下了决心道:“我觉得宝玉并非良配。”
“我的儿啊!”薛姨妈一听这话,双眼便开始发红,拉着宝钗道:“我的女儿这般出众,就算是做王妃也使的,只是你父亲去的早,你哥哥又不成器。如今咱们家除了银钱可没一点依傍。宝玉到底是荣国府的嫡子,样貌出众,学识也不差,对女孩子也是闻言软语。要是你嫁了他,一来是我们薛家有个依靠二来对你自身也好,知根知底的男子如今可难找。”
薛宝钗低了头,这些话她不是不懂,薛家早就不行了,自己为何住在贾府并不是薛家没房子住,而是告诉外人,薛家和荣国公府关系不一般。
薛姨妈见宝钗不再说话,低叹一声,喃喃说道:“要是你父亲还在,我们怎么需要这般看人脸色倚靠他人。”说完,薛姨妈轻哼一声接着道:“那个林丫头不过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我看她靠什么嫁给宝玉。”
“兴许她压根就不稀罕宝玉。”宝钗苦笑道,看着薛姨妈脸色不好,便又道:“妈妈的意思我明白,我会尽力的。”
得了宝钗保证,薛姨妈这才放下心来。
滚钟口,避暑山庄。
迎春既然原谅了卫十六,张瑛也不好再说,况且迎春这 丫头多年来第一次如此坚定,张瑛再如何对卫十六不满也不忍心给迎春头上泼冷水。
而迎春自这事后便不大出屋,也不知羞怯还是旁的,张瑛见她脸颊带红,便知她早就一头栽了进去,少女情怀总是诗,张瑛笑了笑便不再多说。
况且那日后,卫十六的名声便不大好,都说卫十六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可卫十六在外从不解释,这话过了两天后便渐渐淡了,即便有人偶尔谈起也不过说一句卫十六年幼受了苦,心智不成熟。
黛玉对此颇有看法,某一日闲聊时说道:“这位卫十六连个大名都没有,可见当年受的苛待只多不少。我们都是旁人,怎么会知道他心底的苦楚。”
张瑛听了看向迎春,迎春淡淡道:“打骂还是好的,就怕不闻不问。”说着便起身回了房。
黛玉抿嘴轻笑,张瑛看着迎春背影道:“这才像个国公府的姑娘。”
“嫂子这般说,要是让琏表哥知道了可如何是好!”黛玉歪着头打趣张瑛。
张瑛装作无奈的说道:“那我只能靠林妹妹给我撑腰了。”说着便作势要靠在黛玉的腰上。